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好“贴身保姆”实现双轮驱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7:15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记者 李文生

  关键词

  为企业服务

  目标定位

  宝安区委、区政府日前提出,要按照刘玉浦书记“建设平安和谐繁荣优美的现代化城区”和许宗衡市长“把宝安打造成为深圳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极其重要的战略支撑城区”的指示精神,按照7月25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为企业当好“贴身保姆”,致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双轮驱动的格局,坚持产业第一,注重长消平衡,认真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核心思路

  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强化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宝安区委书记周林祥对记者表示,在这方面宝安区将要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全区工业企业进行梳理,重点对宝安区工业50强、出口百强、民营百强、200家民营高成长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跟踪扶持,全区确定2000家重点服务工业企业,建立区、街道、职能局领导挂点负责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定期召开各街道、职能局参加的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做好政府对企业的贴身服务。进一步完善为企业服务的政策措施,切实发挥区企业服务中心跨部门协调功能,密切政府与企业和企业家的联系,在信息、人才、政策指导方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优化简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提高审批工作效率,继续完善重点企业、重大产业项目“直通车”服务,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放宽企业急需人才入户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政策性人才公寓,租售给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完善劳务工信息平台,健全服务管理体系,开展“劳务工关爱行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切实保障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实施素质工程,加强对劳务工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务工的整体素质。

  宝安区区长李文龙表示,宝安区将突出重点,出台相关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市“促进产业发展28条”,有针对性地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强化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大型服务业企业的服务工作,坚决制止各类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增加对企业上市的财政补贴,扩大民营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规模。启动区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鼓励“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化重大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电、用地和用人等问题。

  重要路径

  路径一

  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整合创新资源,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创新服务体制,到2010年区财政投入的科技研发资金达到本级可支配收入的3%。加快建设自主创新公共平台。建立完善宝安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公共测试平台、开放性研究开发基地、学术交流与培训平台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扶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鼓励区内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联合设立博士后、博士、硕士科研工作站或实践基地。打造一流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推动桃花源科技创新园成功孵化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尽快启动桃花源三期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铁岗片区的产业升级;鼓励扶持街道、企业、社会力量创办科技孵化器,搭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支持外资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宝安区,支持富士康新产品研发与设计中心、关键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新能源研发中心、新产品量试基地等“五个中心、一个基地”建设,鼓励支持港台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扶持本地产品品牌,重视产业集群品牌的塑造,重点扶持在区内注册的销量大、有潜力的内源型企业产品成为知名品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申报发明专利,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区科技研发资金给予重点资助。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群体。按国家新颁标准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工作,让高新科技企业享受税率优惠。

  路径二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步伐,多渠道解决企业发展用地问题

  加快旧工业区改造步伐。加快推动“四旧”(旧城、旧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改造政策出台,扩大旧工业区改造升级试点范围,允许具备条件的旧工业区按“工改工”政策改造为工业企业总部集聚园区,采取政府回购、整体租赁、定向改造等模式改造旧工业区,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工业、科技厂房。整合建设新的产业园区。宝安区福永西北——沙井西南片区目前拥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世界500强投资企业,可通过改造整合,将其确定为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大观澜高新园区范围;在松岗规划建设新的高新技术园区,加快沙井——松岗循环经济电子产业园区建设步伐。通过整合建设产业园区,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流入,有利于强化产业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妥善解决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后的各类遗留问题。对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已引进企业,给予一定的过渡和缓冲期;对不符合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企业予以逐步淘汰和有序转移。保障重点项目的用地。优先保障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和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快办理已转让工业用地的解冻手续,为投资项目尽快开工创造条件。加快办理历史遗留违法用地的确权手续。加快落实总部经济发展用地。制定完善发展总部经济的规划、政策措施,利用宝安中心区27万平方米中央商务区建设用地,加快总部经济区规划建设。

  路径三

  强力推进企业上市,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大力实施企业上市推进工程。加快落实市、区扶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和发债融资,加强对企业上市的辅导工作,引导企业规范财务及各种管理制度。加大企业上市补贴和发债贴息,完善补贴流程,帮助准备上市企业未确权的物业加快办理确权手续。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信誉良好、技术先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和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宝安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大力发展设备租赁融资、票据融资、股权融资等业务。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大担保保证金基数,进一步发挥信用担保资金对企业融资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适当提高企业不动产抵押融资成数,发挥动产融资功能,扩大信用担保的覆盖面。研究制定吸引国内外担保机构来宝安区开展业务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担保机构为宝安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支持宝安区企业发展,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中小型科技企业投资,将政府直接扶持转为间接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切实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路径四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配套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深圳市加快推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加大对特区外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区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配合市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预计未来五年,市、区两级在宝安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超过600亿元。加快完善路网体系。积极配合大铲湾港、机场二跑道、龙华客运站以及铁路、深中大桥、高速公路、地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空港、大铲湾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支路网建设,消灭“断头路”,打通道路微循环系统,改善交通状况。切实增加公交线路,实现公共交通全覆盖。加强电力资源保障。加快变电站建设进度,加大对宝安区的电力供应,对现有电厂发电给予适当财政补贴。优化错峰方案,加强用电需求侧管理,坚决清除高压走廊内的违法建筑,保障电网安全,提高供电保障能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源头控制力度,加快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争取尽快投入使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督促企业履行环保义务和责任。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