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年修通长沙“民生第一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7:48  长沙晚报

  见证年嘉湖隧道

  一年来,家住湖南烈士公园年嘉湖边的长沙市民陈大军成为年嘉湖隧道建设全程见证人。他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窗边,看一看窗外的年嘉湖及湖底隧道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用手中的相机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本组图片由陈大军提供)

  

十年修通长沙“民生第一路”

  2007年8月20日,放水后的年嘉湖开始清淤。

  

十年修通长沙“民生第一路”

  2007年最后一日,隧道已成形,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十年修通长沙“民生第一路”

  2008年5月10日,重新注水后的年嘉湖水漫到隧道顶部。

  

十年修通长沙“民生第一路”

  2008年7月28日,重新注水后的年嘉湖又恢复了往日的秀美。

  随着年嘉湖隧道的连东接西,全长8公里的营盘路终于全线贯通,成为长沙市区东西向的又一主动脉。这是一条完全可以与五一大道媲美的路。从规划设计到最终拉通,它经历了太长的时间和太多的故事,是长沙市民期盼已久、呼声最高、要求最强烈的一条路。如果说当年的五一大道经过拓宽改造后可以称得上“星城第一路”,那么称营盘路为“民生第一路”毫不为过。

  要不要修?规划一直在坚持

  2000年6月长沙规划开始大修编,营盘路被设计成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不同意见马上反馈,说这条路的实施难点有两点:一是路段大都从旧城区密集房屋中穿过,拆迁量大且太难;二是路段要从省委大院穿过,会破坏其整体性和安全性,实施有一定的难度。但从长沙路网规划和交通的需求来说,营盘路建设的必要性远远大于这两个难度。此后,从2001年至2007年,关于营盘路意见的交锋从来没有停止过,最明显的莫过于湖南和长沙省市的“两会”,关于营盘路的议案提案,基本上是年年都有。但规划部门一直在坚持,在长沙的规划蓝图上,营盘路作为城市主干道,其地位不可动摇。

  如何来修?从两头修起的特例

  2001年,在长沙“三年大变样”的号角声中,营盘路的西段(当时名为展览馆路)开始动工修建,它西起沿江大道,沿途与黄兴路、蔡锷路、芙蓉路、韭菜园路、东风路、迎宾路相交。长沙晚报曾经记录,2002年5月30日上午11时,随着爆破拆除指挥员按下起爆按钮,相距1公里的草墙湾吉景九栋住宅楼和营盘街省募委宿舍楼同时倒地,展览馆路棚改建设工程拆迁最后的障碍扫除。仅这一爆,就有600余户长沙市民为城市建设让路,展览馆路的建设顺利推进。随后,营盘路的东段2002年也开始动工,从车站北路口到浏阳河西岸的3.5公里路段2008年初全部完工。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一条营盘路,东通西通只有中间不通,中间部分只能绕道,从车站北路口绕过省委大院经八一路再到迎宾路口,约需12-15分钟,如果营盘路中段拉通,其直线距离只要2分钟。

  民生为本省委书记拍板

  2005年12月,原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调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履新后第一次来到长沙市调研,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时,就有民主党派人士座谈时尖锐提出,营盘路断头路问题应该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予以解决。对于这一问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后来明确表态,支持长沙市政府打破营盘中路交通瓶颈。张春贤引用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观点,强调城市建设的人文精神,他认为城市要适合市民各种需要,所以城市建设第一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长沙市《2007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中,终于赫然出现了营盘中路的建设项目,虽然这1.87公里在诸多建设项目中并不打眼,但它的“破冰”却引起长沙人一阵兴奋,历时多年的观念之变终于有了结果,省委大院也为城市建设“让路”了。

  三种方案湖底隧道胜出

  营盘路中段如何建,设计人员提供了三套方案。据透露,第一套方案是从湖南宾馆门前架高架桥跨年嘉湖到达车站北路,第二套方案是沿湖南宾馆门前隧道下穿年嘉湖到达车站北路,第三套方案是平交,道路沿省委大院西侧与年嘉湖畔的交界处穿过到达车站北路。高架桥方案因严重破坏景观,刚出台就被评审专家否定,隧道下穿方式最终胜出,工程造价约5亿元。

  在国内,只有杭州的西湖和南京的玄武湖才有类似的湖底隧道,但是年嘉湖隧道和它们并不完全一样,为浅埋式隧道,隧道顶板与湖底只有1米的距离。为修建此隧道,年嘉湖几十年来首次干湖清淤;为保持安全性与防水性,隧道顶盖为1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应当说,营盘路年嘉湖隧道的贯通,为长沙城市交通做了一个“心脏搭桥”手术,五一大道、八一路、迎宾路等系列道路的交通压力骤减,真正达到了一通百通的效果。

  出口西移减小坡度 安全第一

  由于原设计的隧道东西出入口纵坡太陡(坡度接近7%),可能给将来市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原西出入口的位置容易造成烈士公园南大门区域拥堵。人大代表将市民意见反馈到了市委、市政府。这些意见得到了高度关注,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调研后指出,要充分考虑到市民出行安全,最终决定调整设计方案,减缓出入口坡度。设计调整后,隧道西出入口往西推移360余米,坡度调整至3.1%;东出入口向西移90米,移至年嘉湖湖堤内侧,隧道口道路纵向坡度调整为4%,隧道内更加平缓,有利于车辆的安全行驶。

  现在营盘路已经是长沙城区东西向最长的主干道,它还要继续东延,跨过浏阳河,直达星沙大道,实现这一目标,也许要到2010年。十年一条民生路。我们有理由认为,从2000年到2010年,这条道路从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正是长沙老百姓生活质量飞跃的过程,也正是政府为民办实事,顺乎民意,合乎民心,得到老百姓衷心拥戴的过程。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