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敢啃贫困村庄硬骨头 儋州:迎难而上建设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08:22  南海网

  向治安差的村庄延伸向干群关系紧张的村庄延伸向贫困村庄延伸

  “有了这条路,生活真是方便了很多。”近日,记者来到儋州市王五镇白井村采访时,村干部符尚杰指着宽阔平坦的进村路说。

  白井村是儋州一个边远的革命老区村,离王五镇墟约8公里。因为文明生态村的创建,白井村不再“边远”。它是儋州市提出文明生态村“三个延伸”举措以来众多受益的村庄之一。

  所谓的“三个延伸”,是指把文明生态村建设向社会治安问题多、矛盾纠纷突出的村庄延伸;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工作推不开的村庄延伸;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经济贫困的村庄延伸。

  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木棠镇美龙村委会位于儋州中北部,地势高,土地贫瘠,离松涛水库等水源地远,水利灌溉不到,生产生活条件落后。村委会所属的4个自然村900多村民,以前主要靠外出打工和近海捕捞为生。

  创建文明生态村一年后,美龙村面貌一新。4口深水机井解决了人畜用水,800多亩农田整治完成后能解决全村人的口粮问题……路通财通,该村还引进了一个投资过千万元的珍珠养殖项目,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每年村集体还有分红。

  “文明生态村建设不仅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儋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戴青云说,创建工作向这些村庄推进,将会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谐均衡发展。

  “五相连”促融合

  王五镇白井村和相邻的边山村关系向来不融洽,在连片创建文明生态村过程中,通向边山村的进村公路要经过白井村,须要砍掉白井村约4亩的竹林和经济林,当时镇干部下去做白井村村民的工作时,一度担心村民不配合。

  但实际情况令他们意外。村里超过90%的村民愿意砍掉林地给边山村修路,而且不收补偿款。“我们村已经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8公里进村路带来的好处,如果我们连这点路都不让,影响两村人的生产生活,我们还能称为文明生态村吗?”村民符发秀笑着说。在他看来,白井村和边山村在创建过程中已经是一个整体了。

  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儋州推行连片创建中的“五相连”文明生态村建设模式有很大关系。“五相连”即道路硬化相连、绿化美化相连、宣传长廊相连、庭院经济相连、文化活动相连。

  “这五个相连让矛盾村庄之间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起来,不但减少了矛盾促进了融合,而且在致富路上容易形成合力。”王五镇副镇长王超强说。

  现在,村路相连后,两村人经常相约在白井村的文化广场前打球。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儋州市创建近60个连片示范区、覆盖300个村庄。

  目前,儋州市已经创建文明生态村514个。今年计划投入500多万元,将重点帮助“三个延伸”村庄建设文明生态村85个。[1] [2] [3]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