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0:15  新安晚报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高架桥让合肥“动”起来

  影响篇

  规划设想

  高架桥贯通对改善合肥交通有着重要意义,从局部交通来看,高架的贯通为南北向交通提供了一条快速通道,按照60~8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高架通车后,原来将近1个小时的这段路程今后将只需要10分钟。同时,南一环、黄山路、太湖路、祁门路、望江路、南二环、习友路等多条与金寨路相交的市政干道,都将因为交口通行能力的提升而大大缓解交通压力,从而拉动了整个区域的交通畅通指数。从合肥市总体交通格局来看,高架桥将成为老城区与多个新城区的联系枢纽。西南边,直接连通了经开区、政务区,乃至高新区。东边,老城区沿高架往南至繁华大道后,又可直抵滨湖新区。

  至少节省一半时间

  长江中路未改造之前,166路车的路线是走长江路直接到潜山路再到政务区。记者从市心中乘坐一般至少需要4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政务区。改道后的166路车则选择从金高架上通行再到政务区。记者从三孝口出发,乘上改道后的166路车到达政务区不到20分钟,至少节省了一半的时间。不但高架桥上交通便捷,桥下通行也显得比以前通畅。记者乘坐出租车从稻香楼出发,从桥下穿越而行,到达南七不到5分钟。然而金高架未建成前,这短短几站路往往要堵上一刻钟。

  交通瓶颈有待破解

  金寨路高架通行后,减轻了金寨路的交通压力,但是与金寨路交叉的一些路口交通压力却没有丝毫缓解,其中以一环路梅山路段尤其严重。上午11时,记者所乘出租车来到了梅山路与金寨路交叉口处,“这段设置不太合理,很多不熟悉路的司机不知道该怎么走。”出租车师傅侃侃而谈道。按照道路的设计,梅山路的车道被绿化带分成了两边,一边是用来左拐上金寨路,一边则是直行往屯溪路去。但是因为高架桥的原因,交叉口有很多大柱子,将路分成了几块,这样直接影响了开车人的判断。记者看到,有的车打着左转灯却停在直行道上,有的在左转道上却准备直行,交通变得混乱起来。

  “如果配套工程跟得上的话,高架桥的作用将会体现得更为明显。”执勤交警介绍说,由于高架桥上没有红绿灯,不能给车辆缓冲的时间,所以车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汇集到高架桥下的路面上,给交通造成了拥挤堵塞的后果,一到稻香楼那一带就形成了一个交通瓶颈。

  由于高架桥北出口与金屯立交桥交错,金寨路与屯溪路交叉口处桥墩比较多,这容易对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影响,易出现交通事故。

  隔音设置

  为了减轻对周边居民的噪音污染,根据规划,合肥市投资近700万,在高架上安装了总长度达1.5公里的噪声隔音装置,集中在金寨路沿线的学校、医院及居民小区。据悉,由于隔音装置采用了特殊的隔声材料,安装完毕后可挡回和部分吸收高速行驶的车辆噪音,以达到消除噪声的功能。

  隔音设备“时断时续”

  上午10时,记者从梅山路和金寨路交叉口段上了高架桥,沿途看到桥的两边都安装了呈拱形的透明挡板,这就是高架上的噪声隔音装置。由于隔声窗为透明材料,车子在桥面通行时并没有视线受阻的感觉。记者注意到,这些隔音装置并不是一直连续的,而是隔一段才会有十来米长的设备,且大多设在居民楼的前方,而一些宾馆、酒店以及办公楼紧临着桥墩,却没有隔音设备的保护。在合肥市机研所工作的曹小姐告诉记者,高架桥刚通车时噪音让她很不习惯,灰尘和车辆来回的巨大声音让她无法工作。现在每天她在单位都是将窗户紧闭,这样可以减轻噪音的干扰。“外地有的高架桥都是全程隔音的,既挡灰尘又减轻噪音,建议合肥市将来也能在桥面上全部装上隔音设施。高架桥考虑到居民生活,也不能忽视居民的工作。”

  桥面限速

  早在金寨路高架桥投入使用初期,交警部门在桥面上就做了限速的规定。慢车道为60公里/小时,快车道为80公里/小时,同时还对小车的车行道做出了明确的划分。

  缺少“监视”车子超速

  昨天当记者乘出租车从金寨路高架桥桥面经过时,车内的码表显示车速已达到76公里/小时,但不时有轿车从车旁呼啸而过。“这些车子肯定超速了。”这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以他的经验有的车速度超过100公里/小时,而沿途却没有见到电子摄像头等监测设备。

  因为经常送客人经过高架,见多了超速现象,司机坦言自己也有过超速的经历。“桥面宽阔、路况条件好,跟高速公路差不多,稍不注意就会超速。”据他介绍,在高架上超速很多的大多是高档小汽车,出租车也有不少超速行驶。“主要是缺少监管,如果像高速公路上那样沿途装有摄像头,或者像市区路上安排有交警检查,超速现象自然就会减少很多。”

  道路绿化

  整个金寨路高架桥绿化面积将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6.4个人民广场的面积。桥下栽种着八角金盘和小海桐等绿色植物,两边的匝道上,栽种着桃叶珊瑚等。

  行道树成活率低

  记者昨天沿金寨路步行看到,金寨路高架桥路面两侧行道树为杨树,不过,目前来看,杨树的成活状况不容乐观,不少路段的杨树已经枯死,而成活的树苗长势也不太精神。高架桥下面的绿化带效果也不佳,大部分地方均出现死苗。不少地方由于行人的践踏,出现明显的“断档”,几个桥墩下原本就不甚繁茂的绿化带中,多出几条歪歪斜斜的小道,在雨后时节,愈加显得泥泞不堪。

  记者探访

  记者探访

  今年2月5日正式通车的金寨路高架桥已经投入运营近半年了,被誉为“安徽第一高架”的合肥市金寨路高架桥从在襁褓之中就受到万众瞩目。半年过去了,这座创下合肥城建史上诸多“第一”的高架桥发挥了怎样的功效?是否达到了最初规划设计时的初衷?还有哪些细节有待完善?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配套篇

  出行篇

  记者探访

  记者探访

  高架桥贯通前,省城经济界曾有人士预计,高架桥贯通后影响最大的是两个末端,这两个区域可能将成为合肥新的商业中心。而高架桥开通后,整个南区和西区将越来越繁荣,桥将成为一个纽带牵动新老城区“动”起来,使得人流、物流非常繁荣。

  高架桥南端“涨起来”

  三年前,省城王小姐刚刚上班时,家里人就出资帮她在明珠广场东南侧的一个楼盘买了房子,当时单价只要2200元/平方米,房子虽然便宜,可她诸多挑剔:远离单位和市中心,上班、逛街不方便;小区里入住的业主很少,大多数房子空着。不过现在,王小姐开始感谢家人的英明决定:她所住小区的房子在二手房市场的报价已飙升至4000元/平方米,而且小区的入住率越来越高,周边配套设施也完善多了,记者昨天在合肥经开区明珠广场附近某二手房门市部也了解到,去年底以来,经开区的房子身价涨了不少,而且“十分好卖”。“这个地区的房价比老城区低,但有了高架桥之后,去老城区并不远”。

  金寨路IT商圈萎缩?

  昨天上午,合肥市新瑞祺广场一楼一电脑配件店老板向记者表示,金寨路高架完工后,其作为交通主干道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但商业热度反而开始下降。“早在高架桥还没完工之前,就有不少商户耐不住迁走了。”他表示,在金寨路长达半年多的施工时间里,由于中央4车道被封闭,金寨路通行能力减弱,部分路段一度封路,对金寨路周边的各IT商家及卖场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他也表示,由于老步瑞祺多年来积累了不少人气,目前,仍有不少老主顾上门光顾,他们的生意还算过得去,不过“肯定还是不如以前”了。而与之临近的颐高数码广场情况也不妙。据透露,到目前为止,该广场内的商户由以前的200来户已锐减至40户,“商户们搬走可能还是与该区域交通格局的改变有关。”业内人士这样表示。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市民表示,“金寨路投入使用后,金寨路路面两边的商家被隔断,要挑选商品的话十分不便。”

  记者探访

  袁虹莉 汪媛媛 孟银菊 本报记者 胡霞利 张晓嵘 杨丹丹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