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是被遗忘的角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0:22  常州日报

  新闻背景:从2006年开始,我市对低保边缘家庭给予一次性的规范补助,每年年初一次性发放。2006年和2007年的补助标准为每户700元。2008年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800元。据有关资料统计:市、区两级政府的这一项财政支出将达到864万元。同时,作为与他们“零距离”接触的街道、社区更是给他们以许多雪中送炭式的实实在在的帮助……

  低保边缘户:我们渴望社会关注

  安阳花苑社区的老黄这两天喜滋滋的,因为7月1日他接到社区的通知,让他参加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免费劳动技能培训。这可是为他创造了再就业的好机会。老黄今年48岁,2003年从常州油厂失业下岗,每月仅能拿200元,妻子也在不久前下岗,还有一个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读大二的儿子。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又因为年近50,许多用人单位见到他去应聘就摇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多亏了社区介绍了一份在一家书画院当门卫的工作,让我渡过难关。”老黄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像老黄这样收入水平略高于低保标准,却无法享受低保优惠政策的人很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就是低保边缘户。常州低保边缘户的界定标准为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1.5倍以内。由于市现行低保标准为340元/月,因此介于人均340元/月—510元/月的家庭都属于边缘低保户。而这个群体却似乎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

  由于种种实际原因,他们徘徊在低保边缘,国家的种种低保政策却无法惠顾。例如低保家庭能享受到大病补助政策,其标准低,补助多,却与边缘户无缘,他们生活的艰难可见一斑。而且这些家庭是一个动态群体,政策的覆盖和实施更加困难。

  横兴路社区的卢东书记告诉记者,他们社区里就有着这样一户边缘户。谌某,51岁,原在针织总厂工作,于2005年10月买断工龄回家。妻子患宫颈癌,丧失劳动能力。同时,儿子又在宜兴监狱服刑。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兰陵的一个副食品小店(店面是租的),现在又因城市建设面临拆迁,生活可能无以为继。谌某小时候左眼受过伤,造成视力不好,找工作比较困难。

  像这样的家庭在南大街街道有很多,据街道社工科统计有238户,如何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怎样将温暖送进他们的家庭,怎样让他们心灵如沐春风,是街道、社区的一大课题。

  街道、社区: 全方位施援手

  据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6月份,南大街街道所在的14个社区共涉及到800多位低保边缘人员。除了政府每年向边缘低保户发放的补助金,街道社区还根据每户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街道社区与企业厂家结成对子,提供工作岗位,鼓励边缘低保户创业就业。双桂坊社区利用辖区内单位众多的资源优势,与沃尔玛超市、乐购超市等1108家单位结成帮扶对子,每年放暑假前就联系相关企业安排低保边缘户的孩子打工。红星社区的周女士,今年40多岁,一直以打零工为生;丈夫在家待岗;儿子毕业后四处奔波找工作。社区了解情况后,先后为她找了好几份工作,先是在金色新城当物业管理,而后又当过清洁工,生活有较大改善。同样在劳动西路社区里有户家庭,妻子刚刚从棉织二厂失业回家,女儿因患“S型脊椎”去上海动手术花了20万元,对于这个家庭无疑是一记重创。了解到实际情况,社区向他们提供了一次性的500元双失业劳动保障的补助,并且与时代超市的经理协商,请他们提供就业岗位,给这户家庭带来了新希望。

  街道、社区还创造性地利用辖区单位募集的捐款,建起一个基金,命名为 “慈善超市”,每季度定期给低保边缘户送去洗衣粉、牙膏、牙刷、大米、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成为又一个救济渠道。去年六·一儿童节,双桂坊社区6个正在上幼儿园的边缘户孩子想吃肯德基,还想买件新衣服。钟楼区财政审计局的同志知道后,自掏腰包圆了他们小小的愿望。最近又有几个孩子要去上小学,社区同样为他们购置了新文具用品。米市河社区的一名女士因椎间盘突出,长年病假在家,正准备在市四院做手术,当门卫的丈夫在下夜班回家途中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不幸身亡。电动车车主负全责,但因为是来常打工者,家里也十分贫困,根本无法支付高额赔偿金,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为了帮他们渡过难关,社区募捐了5万元,还为其女儿找了一份营业员的工作。社区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同样也没忘记给边缘户精神关爱。市五中对于该校家住米市河社区成绩不理想的边缘户孩子,组织优秀教师“一对一”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每人每年资助300元。

  社区主任:他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杨柳巷社区地处市中心,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区内拆迁户很多,1400多户居民,实际住在这里的只有400户。社区有60户低保户,29户低保边缘户,实际只有3户低保户,7户低保边缘户还在区内生活。多年从事社区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主任沈滨华老大姐说,那些搬出去的低保边缘户我们同样认真对待,甚至更加放在心上。每个月其他社区只花100多元的电话费,可是我们要花300多元,这多出来的钱就是为了联系那些搬出去的住户,及时把各种信息尤其是就业、用工情况告诉低保边缘户。每个月,沈主任都会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一起赶到搬出去的低保边缘户所在住处进行沟通了解情况。有时还带“岗位”上门,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正是由于杨柳巷社区工作人员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至今还有许多边缘户不肯将户口迁出,他们把这些恩人都看作自己的“父母官”,深深地铭记于心。这个社区有位50多岁的女士,离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还有个念书的孩子,社区十分理解她的窘境,一得到有家单位急需一位看自行车的员工,马上推荐了她,可是当对方听说已年过50,立马不想要了。沈滨华主任很生气,年龄又不是关键因素,她什么苦都肯吃,为什么不要?说着说着与那位同志吵了起来。后来社区又“软”下来,为这名女士说情,她终于得到了这份对她来讲来之不易又迫切需要的工作。沈主任执着率真的个性可不止帮助了一名低保边缘户。社区内有位离异的男同志,经她介绍,先后找过3份工作,先是推荐他的儿子参军,其后又给他在一家书画院找到一份门卫的工作,现在又在水天堂咖啡厅担任仓库保管员,日子越过越好。为此,他特别感激社区,每逢社区有什么活动,都主动帮忙,而且凡是星期天都会上社区做义工。

  世纪明珠园社区有名离婚的男同志陈某,自己不愿意主动找工作,带着一个孩子靠父母的退休金过日子。社区为他找到了一份月薪650元看自行车的工作,但是陈某一开始“放不下面子”,觉得自己是在场面上走走的人,现在有点掉身价,“羞”于做这份工作。社区主任费柏锦得知情况后,上门做他的工作。“你今年也40多岁了,也不小了,以后退休怎么办?儿子怎么办?能一直靠父母吗?再说,儿子也把你做榜样,又怎么办?”他低头沉默不语,想想也对,父母年纪大了,总有靠不上的一天,年纪又不大,总得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他父母也在边上“帮腔”,“你也老大不小了,呆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他就从开始时的赶鸭子上架到现在觉得工作着才是踏实的。他说,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将来才能孝敬父母。退休后才能有所保障。为了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社区针对30-40、60-70岁这两类不同年龄段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30-40岁这群边缘户以鼓励再就业,积极创业为主。对于60-70岁的人群则组织志愿者为他们服务,帮他们买菜做饭,照料生活……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惠民政策范围不断扩大,基层组织帮扶力度的不断增强,低保边缘户的生活必将日益改善和提高。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