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经济日报:WTO谈判破局的弦外之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0: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4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8月4日发表社论说,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挽救杜哈(多哈,下同)回合贸易谈判而召开的日内瓦贸易部长会议,经过长达九天的讨论,依然宣告破局。创下历来最长纪录的日内瓦峰会功亏一篑,是否预示杜哈回合最终也将以彻底失败收场,目前尚难定论;但对于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台湾而言,除了谈判的结果,更有不能不听的弦外之音。

  社论摘录如下:

  从2001年在卡达首都杜哈启动新一回合自由贸易谈判以来,这个在WTO成立之后展开的第一个全球性贸易谈判,就一直停滞不前,结束时程一延再延;最近的这次峰会,更是自2006年7月以来首度召集,其间经过多次工作小组会议的折冲,直到获致各方大致认同的初步协议,才召开了这次会议,无奈仍敌不过互不相让的对峙,在最后关头宣告破裂。

  这样的破裂已是第八次了,不会对世界贸易带来立即的冲击或破坏;根据WTO的统计,在杜哈谈判时断时续的七年间,全球贸易总量成长了70%,达到14兆美元,显示国际贸易不会因杜哈谈判胶着而停步。事实上,做为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者,WTO关注的是自由贸易的长期趋势,期能由此拉近富国与穷国的发展差距。不过,要说这次的谈判毫无影响亦非完全正确;像是欧盟与拉丁美洲香蕉出口国达成的降税协议,将因此暂缓,原本可能因此改善生计的拉丁美洲蕉农将要失望。对于在这次峰会中大唱反调的印度而言,虽然保护了本国工业及服务业市场,但其农民仍须与获得政府补贴的美国农民竞争。

  至于杜哈回合谈判的结局,能否像上一回合的乌拉圭谈判,于最后关头达成协议,不令多边贸易体系崩溃、瓦解,就要看核心七成员─美国、欧盟、日本、澳洲、印度、巴西及中国大陆的意志了。目前看来,由于美国即将举行总统大选、欧盟机构也将换届,政治局势的巨大转变,让杜哈回合谈判在今年底前获致皆大欢喜的结果,变得极为困难。但要任令谈判无疾而终,让WTO犹如失去行动力、约束力的虚拟组织,亦非国际所愿;因此,比较可能的结果应是再次推迟谈判时程,以时间换取协商的空间。

  那么,台湾又从这次WTO贸易部长会议中,看到、听到了什么?台湾合计一年逾5,00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仍是名列全球前20大之一的经济体,世界贸易规范的变化,自然会为台湾经济带来直接且深远的影响,这是台湾千辛万苦寻求加入WTO这个经贸联合国的主因。但是,台湾比其它WTO成员更需要WTO,因为在国际政治上的弱势,令台湾无法像其它经济体般,与他国协商签订双边贸易协议或加入区域贸易协议;但现今世界贸易体系却正是被一个又一个的贸易协议所切割,若非有WTO撑持其间,台湾对外贸易将因被拒于这些个别贸易协议之外而成本大增,这意谓的是国际竞争力下降,其结果将是经济衰退,民生受损。

  这次日内瓦会议显现的是,台湾长期以来所忧心者未曾稍缓,反而加剧。在这次会议中,中国大陆、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成为谈判的核心成员之一,其不只说明了中印近年经济快速崛起的实力,更因获得了区域贸易集团的支持,而能严拒欧美要求扩大开放市场的压力,主导了这次峰会的结果。这个新兴经济体与开达国家对杠的局面,与昔日WTO多是欧美相争、美日对峙的情势截然不同,意谓区域贸易集团的实力化;台湾除了忧虑之外,已须面对现实,尽速将WTO多边平台的结盟经验,转化为实质、弹性的合作关系,不要只是被动等待结果。

  另方面,尽管美国等工业大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但近年经济情势的转变,尤其是美国经济陷入下行风险、对中国大陆贸易逆差急速增加等,已令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被讥为虚与委蛇。事实上,全球民族主义情绪正快速升高,包括中国大陆等众多新兴经济体不愿再为已开发国家广开市场大门;若此一情势随着自由贸易谈判一再推迟而蔓延,各国为求自保,加速建立新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将大增,台湾必须未雨绸缪,研究主要贸易对手的作法及对策。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