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马路有望开辟夜间停车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2:41  新闻晚报

  □记者 冯兰蔺 实习生 王珏

  晚报讯 小区内停车位“一位难求”,解决办法有望“另辟蹊径”。记者日前从有关提案答复中了解到,本市将在夜间交通流量低、通行安全能够得到基本保障的部分支小马路,设置夜间开放的道路停车场,以缓解周边地区居民车辆停放难矛盾。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本市有限的小区停车位日益捉襟见肘、“一位难求”。

  根据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新建居住建筑基地位于中心城区的,汽车停车率应不小于0.6辆/户,郊区汽车停车率应高于中心城区的20%,而在此之前的标准更低。上海私家车在去年年底已近60万辆,且每年以近10万辆的速度递增,这一增长速度已远远超出了部分开发商当初的规划设计。

  不少政协委员在今年上海 “两会”期间,曾提案建议增加本市住宅小区外的道路停车位。不妨参照韩国首尔推行的在社区街道建立停车制度的政策。即在宽度为5.5~12米的居民区街道的一侧全都划定停车位,原来的双向通行改为单向通行。街道停车场对附近居民实行优惠,居民只要每月支付很少的费用,就能优先使用固定停车位。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内环区域环线以内已设置规范化的道路停车点300处、停车泊位8000余个;内环以外为187处、停车泊位7000余个。市公安局在提案答复中表示,由于上海与首尔的道路和交通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不宜照搬该模式。

  提案答复透露,目前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已根据市中心区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决定在夜间交通流量低、通行安全能够得到基本保障的部分支小马路,设置夜间开放的道路停车场。而今后,还将根据道路交通的变化不断挖潜,尽可能多增加机动车停车泊位。

  此外,由市规划局会同市交通局编制的 《上海市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也将从整个城市的宏观层面对解决停车难问题提出对策。市公安局据此进一步建议,《规划》中应明确,作为辅助手段,应当积极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库)在夜间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