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发的前提是环境保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14:57  城市晚报

  ■特派记者 卢明/报道

  在省内,像长白山管委会一样,在发展中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联系得如此紧密的地方不多。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不可侵犯的,一个年轻的管委会又将如何权衡其中的利弊?作为长白山的保护开发者,脚下的路任重道远。

  “长白山的开发与保护,首先要保证生态环境。”长白山拥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生长最良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温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但各个景区内的石路、石阶、宾馆、酒店以及每年红松子采集活动,像道道疤痕,刻在长白山丰盈秀美的脸上。据介绍,在长白山现存的项目中,仅红松子采集,每年就达1000多万元的收益。长白山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处长张超介绍,管委会不但逐步拆迁和拆除这些建筑设施、全面禁止红松子采集,又投资近两亿元,在景区内铺设木栈道、建设环保公厕、购置环保大巴。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长白山的保护开发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目光。长白山管委会在招商引资方面向所有污染项目关闭了大门,而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服务业则及时推动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据介绍,截至目前,长白山管委会签订了总投资128606万元的5个项目投资协议,另有总投资228995万元的在谈项目12个。他们还引进了白山市生源洗煤木材加工综合厂投资的池北区金水鹤国际酒店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是池北区首家五星级酒店项目。

  说到长白山的发展,旅游自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在经历了池北区、池西区日臻完善后,被誉为“长白山最原始生态”的池南区管委会也将于本月6日正式挂牌,届时,我国境内的长白山旅游将全部开放。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