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如我买了暴跌的商品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0:09  红网

  已经没有人争议房市“拐点”是否真实存在了,眼下的问题是:房价“跌跌不休”的拐点要拐到哪里才会画上“休止符”。地产商与购房者在博弈:看得见的博弈是买了高价房的想尽办法要“补偿”,看不见的博弈是待售商品房究竟该定怎样一个皆大欢喜的价。8月4日《广州日报》消息:3月时每平方米卖6600元的房子,到现在不到5600元就有交易?房价跌得这么惨,厚街颐和居的20多名业主不乐意了,其中6人在8月2日中午爬上还没建好的楼房称“要跳楼”,所幸最后有惊无险。消防车在“开秀”后的6小时撤离,当晚10时,业主们也撤了下来,并得到开发商的承诺:本周三“再次协商”。

  抛开房地产市场的正态与诡异与否不谈,中国的业主在房价暴跌后的心态是值得玩味的:一者,很多人把住房看作一生最大的投资,却又拒绝接受“投资有风险”的定律;二者,房价暴涨时他们只会骂不会闹,但是房价暴跌却突破了他们的心理防线。消费者因暴跌而动辄跳楼的做法固然不可取,毕竟,成熟的市场是一种契约经济,不是永利型、也不是等值型,而是波浪型,涨跌不由人,通俗的说法是“愿赌服输”。然而,中国业主的“脆弱”心理是谁娇惯出来的呢——还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它成天给你灌输“稳赚不输”的猫腻,它时刻给你宣扬“涨个不停”的远景,更要命的是这些道理还被贴上“专家学者”、甚至地方政府的商标。于是我们将买房不仅视为一种投资,更异化为一种经济生活的信仰。酒肆茶楼,无房不欢。

  西谚云:上帝要其灭亡,必先要其疯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很强很疯狂,它刮起的飓风所向披靡,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暗示下,人人都为买房忙。可是你会发现:20年前,所有的日本人都相信“明天的工资一定会比今天多”;20年前,所有的日本人都坚信:“东京一定会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中心,所以房价会一天比一天贵”。但是,当泡沫崩溃后,当房价跌了一半多之后,日本人还贷的力度依然没有消失,“房贷”依然是被认为是较好的优良贷款。为什么在当下,我们有些“不止跌不成活”的论调会恐吓金融安全、政府信用?一切皆为因果,若不是当初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过度热衷房市、若不是某些职能部门大为房地产开绿灯,此前的房市至于如此癫狂?

  不要怪中国的消费者不懂价值规律,也不要埋怨中国的业主偏执般势利,如果我买了暴跌的商品房,恐怕也要忍不住想理论理论:若说契约,“稳赚”的白纸黑字是谁写的?若说社会责任,赌咒发誓的话语是哪个专家撂的?若说民生福祉,每平售价中又有多少属于灰色成本?……现在房价一跌,热锅上只剩下开发商,不找他还能找谁呢。开发商放了一把火,专家说这个是圣洁的火,利益部门说这是历史趋势之火,更关键的是老百姓还不能放火,你还能如何取暖?

  “假如房价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市场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寻死觅活是没有用的,等着开发商良心发现的几率也是微小的,假如我买了暴跌的商品房,努力博弈之外,只能安慰自己:起码我亲历了这个肥皂泡漫天飞的市场。

稿源:红网 作者:宋桂芳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