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有一枚必须拿的金牌叫“文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0:09  红网

  竞技体育虽然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但是奥运会上值得尊敬的绝不仅仅是竞技金牌,还有“文明金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全国读者调查显示,79.8%的人认为观看比赛“既要有激情,又要有理智,要表现中华民族的自尊、自爱和宽容大度”,74.5%的人认为“要学会文明观赛,欣赏比赛精神”,65.0%的人认为“要能接受各种可能的比赛结果,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8月4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即将拉开大幕的2008北京奥运会,对东道主中国来说,不仅是一次体育的狂欢和盛宴,也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悠久文化的窗口,更是考验华夏儿女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的平台。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万多名外国运动员、裁判员、体育官员、三万多名境外记者来到我国,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万名外国游客以及全球数十亿的电视观众。

  这些迹象表明,2008年奥运会能否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奥运场馆建设得有多么漂亮,也不在于中国队能拿多少金牌,而在于国民的文化修养程度究竟有多高。相比运动健儿在比赛场上的奋力拼搏,文明奥运更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比赛。不论你场馆盖得如何雄伟现代化,也不论你马路修得如何宽敞亮丽,但不经意间抛出的一句“京骂”,随随便便吐出的一口痰,就足以让奥运暗淡失彩。

  笔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以往的赛场上,我们就有过许多让人大跌眼镜的表现——大声喧哗接听手机者有之,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者有之,怒形于色、起哄、国骂、喝倒彩者有之,奏别国国歌时不起立者也有之……最新的一个“镜头”是,今年5月在“好运北京”田径公开赛上,刘翔出场时,全场沸腾。但是,当广播里介绍其他运动员时,几乎没有掌声,等到刘翔退场,虽然比赛还没结束,人却走得差不多了。

  2004年11月,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个论坛上感叹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最难的就是实现人文奥运的理念”;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也直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举办一个世界级的奥运会是有完全有实力的,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也不会让人担心,但最担心的是国人的素质如何接受世界五十亿双眼睛的评判。

  让人欣喜的是,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先进理念,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美好主题;从“无车日”的绿色出行,到北京将每月的十一日设为“排队日”;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到北京出租汽车内全面禁烟、警察和出租车司机苦学英语……东道主展示给世界的,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经济实力、物质条件,还有精神风貌、发展理念、文明素养。

  前不久,作家王蒙曾撰文《同一个梦想两面金牌》,希望我们能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两面金牌——“一面是我们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辉煌之金;一面是我们的人民的文明、胸怀、教养的辉煌之金。”在我看来,中国争取优异的比赛成绩固然应该,但通过百年奥运这个平台,改变国人千年陋习,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出一种泱泱大国的气度和胸怀,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给世界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这块“文明”牌无疑是一块含金量最高的奖牌!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已即将盛大开幕,检验我们文明建设成果的时刻已经来临。我们不仅要在竞技场上展示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更要在赛场内外向世界展现东方文明古国人民热情友好、文明秩序、礼貌好客的风采。要知道,体育无国界,胜负乃常事。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下,我们赢了不要得意忘形,输了也要有失败者的风度,把温情的微笑,亲切的问候,热烈的掌声送给所有各国参赛的运动员,让赛场外的文明金牌熠熠生辉,成会2008北京奥运最吸引眼球的看点!

稿源:红网 作者:高福生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