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俊岗隐身救人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1:47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祁胜勇 通讯员边贵成

  ◎引子

  智者言,“善不欲人知,便是大善”,为什么?因为行善者连名都不图,在他眼里,所作所为尽是自家本分。在青县县城,有一位被当地人称为“不留名”的义士,20年来,他曾在马路上救援出遭遇车祸等意外情况的伤者近20起,而且每每将人送到医院,不留姓名,悄然而去。

  ■一个小伙子的死,怎么也忘不掉

  20年过去了,王俊岗怎么也忘不掉那个死去的小伙子。他发誓:别人不救,我救!别人不管,我管!

  被当地人称为“不留名”、“活雷锋”的王俊岗,今年45岁,是青县县城里一个个体印刷小老板。

  他救人的义举有一个难忘的开始,至今说起当年事,他忍不住潸然泪下。

  那是20年前,他刚在县城搞印刷,每周都要到沧州去进原材料。夏季的一天,他和朋友乘公交车返回青县,走到周官屯村大桥附近,车堵了,前面的车排成了长龙。王俊岗好奇,下车前行去看堵车的原因,原来是出了车祸,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躺在地上,头上淌血,眼珠子鼓老高,呼呼地喘气。

  一群人在麻木地围观,一打问,起码车祸已经发生了半个多小时,肇事司机逃逸了,当时没有手机等通信设施,更没有人报案、求救,大家只是在看热闹。

  王俊岗心头一热,他上前喊,咱们把他送医院吧!但没有人理会。他又喊,不能看他就这么死了呀!还是没人答话,看热闹的人群却开始退去。堵住的车又一辆一辆地蹭着前行,他喊公交车,司机却责骂他,都怕沾上血、沾上晦气。

  王俊岗急了,喊来自己同车的朋友,他说,你堵着桥对面的车,一辆也别让他们过来,我在这里拦车。

  两个年轻人,火气很大,朋友在桥的对面堵住了要过来的车辆,前往青县县城的车辆可以开动了,但过了好几辆车王俊岗还是拦不住,情急之下,他站在了路中央,意思是,你不停车,就从我身上轧过去!

  拦住的是一辆双排货车,他上前跟司机说好话,这个司机听说是为了救人,很痛快地答应了。为了不给司机弄脏驾驶室,他和朋友艰难地把伤者抬到货车后斗,两个人蹲在伤者身边,开往青县医院。到了医院,帮伤者挂了号,医生实施了抢救,但为时已晚……医生说,如果能早来一小会儿,这个生命力非常顽强的小伙子也不会死。

  20年过去了,王俊岗怎么也忘不掉那个小伙子,忘不掉当时麻木的围观者,每次想起来都很伤感,他计算着,如果这个小伙子不死,如今应该50来岁了,儿孙满堂了。

  从此,王俊岗发誓:别人不救,我救!别人不管,我管!

  ■救人从不留名,家人也不知情

  为什么不让说自己是谁?一是因为救人就是为了心安,不图名;二是怕伤者报答。

  此后20年里,王俊岗救人近20起,多是在公路上出车祸的。因为业务的关系,他必须整日在县城和乡镇之间跑,开始是骑摩托,后来买了辆旧吉普车,见到有出车祸没人管的,他马上奔过去,送医院抢救,许多时候要搭挂号费、医疗费用,但往往是伤者脱离危险后,他悄然离去。

  几年前的一天晚上,他送一朋友回家,当车走到县城内辛庄子路口,一声巨响,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被撞得飞了起来。王俊岗惊叫了一声,把车停下,上前俯看伤者,肇事的是辆摩托车,也倒在路上,但两个小青年从地上爬起来,推着车要跑。王俊岗猛冲上去,抓住摩托车,“撞了人还想跑?”拔下车钥匙,安排朋友看着摩托、报案。伤者是县农村信用社下夜班的女工,几个同行的同事也吓呆了,王俊岗招呼着她们把伤者一起送到医院。当一切安排妥当,伤者的几个女同事也镇定下来,其中一人喊起来,王大哥,原来是你啊!原来这个伤者的同事是他过去的老邻居郭梅,因为一直慌乱着救人,竟没认出王俊岗,王俊岗小声嘱咐郭梅,不要对人说我是谁。

  为什么不让说自己是谁?一是因为救人就是为了心安,不图名;二是怕伤者报答。就是这一次偶然被认出来,过了些日子,“麻烦”来了,伤者夫妇带着礼品上门来了,来谢救命之恩。王俊岗说,“人家出了事本来就够倒霉了,再为我花钱,我于心不忍。”也因为伤者的到来,妻子知道了王俊岗又在外面做了好事。

  去年春天,县政府门卫张其胜,在大街上被摩托撞昏,王俊岗遇到,分开围观人群将他送到县医院,过后半年,张其胜都不知道救他的人是谁,到医院打听,医生也只是告诉他这个好人是“不留名”、“老救人”,后来张其胜又打听多日,才知道,“不留名”是王俊岗。

  其实,20来年隐身救人,县医院急诊科的大夫也都认识王俊岗了,不少人都成了他很好的朋友,只是,王俊岗嘱咐他们,他的真实身份、地址、电话不要对被救者说。

  ■也曾遭遇责骂,也曾遭遇尴尬

  冷嘲热讽都不算什么,王俊岗说,"好事总得有人做,社会越冷漠,越需要我做!"

  20年前那个死去的小伙子仿佛一直“印”在王俊岗脑海里,这些年在路上救人,什么事都遭遇过,冷嘲热讽甚至麻烦上身,但就是因为那个小伙子,王俊岗一直没有停下来,“好事总得有人做,社会越冷漠,越需要我做!”

  一次,他在一个隆冬遇到一辆外地车出了车祸,司机卡在驾驶室里,本地的出租车司机就在旁边,袖手旁观,王俊岗上前停车和“副驾驶”奋力把司机艰难撬出来。司机获救后,喘着大气爬着给王俊岗磕头,却头一歪蜷卧在冰道上,出租车看有了“生意”,喊:“送医院,300”,其实才5公里的路。王俊岗二话不说,把受伤的司机抬上自己的车,出租车司机看王俊岗坏了他的“好事”,气急败坏,嚷道:“傻小子,你就学雷锋吧你!”

  还有一次更让他尴尬,1997年冬天一个傍晚,在县城一个路口,一辆摩托车撞上了轿车,摩托当即散架,车手头部、身上都是血,蜷缩着一动不动。路过此地的王俊岗上前施救,当时旁边有几个出租摩托车司机,他招呼他们把人抬到县医院,王俊岗给挂完号,需要输血,医生又喊他去交费,把他当成了伤者家属,他又扭头把费交上。看医生进行正常的救治后,王俊岗退出,但几天后,意外发生了,一个女同学打电话到王俊岗家,说获救的是她的丈夫,先表示了感谢,女同学又说,丈夫身上带着5000多元装修材料款丢了,问他是否知道。王俊岗一听,头都“炸”了!赶紧回电话,帮着报警,回忆现场人员,但没有结果,估计当时人多手杂,弄丢了。为这事,王俊岗总有愧疚,自己在现场,就有说不清的嫌疑。

  200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王俊岗在路过烈士陵园加油站时,见一摩托车被撞倒在地,肇事汽车逃逸,两个妇女倒在地上,女驾驶员已昏迷,后坐的妇女艰难爬起。王俊岗要救她们,对方却坚决拒绝,王俊岗最后恳切地说,“你们黑灯瞎火遇上车祸,有人关照一下总不为过吧?信不信我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性命。早一分钟到医院,就可能活,若迟一步,你就可能后悔一辈子!”那女人直说被人骗怕了,又听说“不要钱”,忙和他把伤者抬上车。到医院一查:脑渗血!大夫说:再晚来一会儿,麻烦就大了。

  ■做好事已成习惯,常怀感恩之心

  王俊岗说,遇上危难,上前帮一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任何人都应有的本分,有机会做一些好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尽管他多年来一直“隐身”,但还是瞒不住。获救者大多会千方百计打听到他是谁,毕竟,县城不大。

  前面这位被救的女子,出院后打听到他的手机号,发来短信,“我叫许玉君,在流河镇李又屯村一韩国企业上班。感谢大哥救我,没你,我也许成了‘植物人’!”

  15年前救护的一名叫陈玉珍的妇女,当时怀着八九个月的身孕,被撞昏在大街上没人管,生命垂危,幸遇王俊岗救起,母子平安。如今,当年的胎儿已长成小伙子了,刚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要记住,没有这个好心的伯伯,就没有你。

  从那个无法救活的小伙子到现在,王俊岗共救人近20起,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人因为救治及时,无一人死亡。他总结出的经验是,一要抢时间,车祸这种剧烈创伤,对生命的威胁以分秒计算;二要缠住肇事者,保护现场并报警;三要通知家属守护。

  由于王俊岗的“隐身”和拒绝,许多被救者没和他见过面,只是给他打过电话,问起他们,说王俊岗的名字开始可能会一愣,但提起“不留名”、“活雷锋”,大家都会挑起大拇指。

  做好事已成习惯,不管“闲事”就不自在。2004年,王俊岗在路上见到一匹受惊的骡子,上前抓住,等了半天,不见有人来认领。怕失主着急,他印了大小卡片“谁家丢了骡子”和联系电话四处散发,还没消息,就到县电视台花钱播了广告,终于联系到焦急的失主,丢骡子的老汉见到他,哭着要给他磕头。

  王俊岗过去一直躲避记者,现在因为在县里大家都知道了他的事,他觉得再隐身已经没有意义。他期盼着,自己能影响更多的人,现在社会上“管闲事”的人还是太少,每次,在媒体上看到见死不救的事他都很伤心,都会想到多年前死去的那个小伙子。

  20多年前,王俊岗从农村到县城,写过报道、搞过音乐、学过电焊,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干印刷生意,再后来在县城成家、置房。他说,我一人来城里闯,能站住脚,其实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所以对这个世界常心怀感恩。遇上危难,上前帮一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任何人都应有的本分,有机会做一些好事,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