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风办”敢监督县委书记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2:54  现代快报

  【媒体思想之曹林专栏】

  砀山“两风办”的铁腕治官虽然充满诱惑,但期待理性的公众能坚持应有的制度理性从而抵制这种诱惑,避免被“铁腕治吏”的表象所迷惑——因为这不是一个规范、健康、遵循法治理性的治吏制度,而是有着浓厚的人治色彩,从而也就隐藏着许多人治的弊病。部门行风和干部作风需要严治,但绝不能以人治模式饮鸩止渴。

  法治与人治最大的区别在于,法治是每个人都被置于制度之下,毫无例外地接受制度的规训和惩罚。而人治则不一样,那个治人的“人”则可以例外地凌驾于制度之上,靠着营造的道德幻觉站在权力高地上轻易地超越制度、践踏制度和把制度当成橡皮泥一样揉捏。就拿砀山这个“两风办”来说,他们敢给卫生局打40分,敢给政法委45分,敢建议免去多个部门的一把手,但他们敢说县委县政府领导半个不字吗?现实的一些问题根子不在下面,而恰恰就在上面,而人治模式恰恰就遮蔽了制度根子上的问题。县委县政府的权力无人监督,仅抓卫生局、文化局、林业局之类是无济于事的。

  其实我们的吏治系统中并不缺乏“两风办”这样的治理机构,有纪委,有监察机关,有行政效能监督办,可为什么很难起作用而需要叠床架屋地另设一个“两风办”呢?根源在于我们的吏治缺乏法治理性。

  还有一个传统的治理困境就是,“两风办”被授予了这么大的监督权力,可谁来监督“两风办”呢?郴州前任纪委书记曾锦春就是滥用对官员的双规权力而受贿无数,打分就可以决定官员的政治前途,如何约束工作人员能抵制这么大的腐败诱惑?正因为存在这种治理困境,所以担心审计权力会被滥用的前任审计署长李金华当年一再呼吁“谁来审计审计署”。

  我们通过当地媒体的新闻报道看到的都是“两风办”的道德光环,可理性的公民千万不能被这些宣传性假象所迷惑。

  (作者系《中国青年报》编辑)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