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2岁女孩发错短消息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3:28  都市快报

  前天21:18 朱先生来电:请帮我再对一个小姑娘说一声,我没生气,请她不要哭了。

  记者魏奋核实报道:小姑娘12岁,父母给了她只手机,平常主要联系的是家人和同学。

  前天晚上8点多,小姑娘一时贪玩,打了一条“祝合家团圆”的短信,发到一个和自己手机号码只相差一个数字的手机上(朱先生的手机)。

  “我以为那是个空号,就乱发一下,谁知道一发出去,手机就提示对方已收到短信。我知道不对了,这个号码肯定是有人用的。”在小姑娘的观念里,乱发短信,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我很害怕,马上打电话想道歉,可没人接,我就更害怕了,人家肯定是生气了才不接电话,赶紧又发了‘叔叔阿姨对不起’‘是我贪玩发错了’的短信过去,可还是没回音;再打电话,还是没有接听,我慌得要哭了。”

  朱先生没接电话,是因为在洗澡,出来一看,7个未接电话,打回去,听了半天,又问了半天,才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小女生一边道歉,一边哭得稀里哗啦。她说,叔叔,对不起,我希望你能原谅我,我是真心实意地向你道歉。”

  挂了电话,朱先生特意回了条短信给小姑娘,“我没有生气,你开心一点”。接着,朱先生和妻子说起此事,小姑娘的单纯,让两人很感慨。

  “我们大人发错了短信,能补发一句‘对不起’就很好了。她一个小姑娘,打了这么多电话找我,一定要正正式式来向我道歉,听到我原谅她才心安,真的很难得,我非常欣赏她这一点。”

  手机·孩子·坏人以及外国的做法

  ■题外话

  手机·孩子·坏人以及外国的做法

  这位小姑娘不肯说姓名,也不肯说读几年级,只说,手机已经用了好久了。她的单纯的确让人怜爱,但再想想,这样的单纯,加上她手中那只手机,不也很危险吗?如果她那个乱发的短信,正好被一个坏人收到,她又急着真诚道歉,会怎样?

  快报19楼论坛上,有个“你会给孩子配儿童手机吗?”的投票帖,其中,回答“已经买了”的占31.03%;“没有,以后有可能买”的占55.17%;“没有,以后也不会买”的占13.79%。

  一方面,“如果孩子有个手机,任何时候都可以联系到爸爸妈妈,至少走失的类似问题就可以避免了。”这是父母们普遍的想法。

  另一方面,孩子有了手机,“上课不好好听,发短信,影响学习;男生女生经常发短信,大大提高早恋的几率;很容易接收到不良信息;容易让孩子形成攀比之风。”这也是家长们普遍担忧的。

  2005年洛阳市某中学规定,学生进入校园不能携带手机,引起了很大争论。该不该给孩子买手机?给多大的孩子买手机?这个问题是很让家长们头疼的。这也是个世界性难题。

  美国20多个州根据法律已禁止在中小学使用手机,最早这是作为一种挫败学校毒品交易的方法。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推翻这种法律或地方政策。家长们强调,孩子需要带手机,这样一放学就能联系上他们。

  一则消息说,“9·11”恐怖袭击事件和最近几年美国校园层出不穷的枪击事件,尤其增加了家长们对与自己孩子保持联系的关注。在这种压力下,马里兰州、阿肯色州和弗吉尼亚州都已经推翻了原先的禁令。

  加利福尼亚州太阳谷的一所工艺高中的校长克里斯廷说,如果我们遇到全国性的紧急状态或者地震,家长们都想拥有联系学生的渠道。对此,我无法加以反驳。

  而日本的政府陪审员今年5月就向政府提出建议,呼吁父母和学校要限制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让手机只能用于相互通话,防止他们用手机上网访问有害信息。

  据2007年的调查,日本7至12岁的小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使用手机,初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比例有96%。这份建议说,为保护孩子们避免有害信息和使用手机带来的包括犯罪和威逼的消极作用,这些措施是必须的。

  与日本类似的,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卫生部门建议:8岁以下儿童如果没有紧急情况,不要使用手机,而10岁以上的少年每次打手机也不能超过10分钟;印度政府已经制定政策,禁止16岁以下学生使用手机,并且禁止手机厂商向16岁以下儿童出售手机产品。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