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砀山掀起“吏治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4:10  舜网-济南日报

  作风行风建设动真格才会出实效(资料照片)

  一个只有11名工作人员的非常设机构,竟然在短短数月内,掀起了安徽砀山县的“吏治风暴”。如此大的权力从何而来?日前,记者赶赴砀山县进行了实地调查。

  近七成单位被判“不及格”

  卫生局40分、文化局50分、林业局50分、财政局50分、政法委45分、人事局55分、法院45分……这是砀山县干部作风、部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两风办”)在一次创建活动中,给全县83个县直机关检查打分的部分结果。

  满分是100分,“从检查情况来看,有部分单位领导不重视,单位实施方案不结合本单位实际;甚至有极少数单位,只有实施方案,存在着敷衍塞责现象。”“两风办”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并没有采取“听汇报”这种传统方式,而采取实地查看的方法,给近七成的县直机关单位打出了“不及格”。

  此外,这个机构还公开通报多名实权部门负责人,建议开除多人。他们所有的活动,都向社会公开通报,并不遮掩、护短。砀山县委也据此作出决定,免职多个部门一把手。“砀山‘两风办’敢给大多数部门评低分,群众给你打高分!”有网友说:“相比一些部门流于形式的检查,‘两风办’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孩子,敢于指出假恶丑,所以群众为之一振。”

  “干的就是要得罪人的事”

  “说白了,我们干的就是要得罪人的事。”砀山县纠风办主任、“两风办”常务副主任张励华对记者说:“为了对得起砀山95万百姓,我们只有对不起个别人了。”

  张励华说,干部作风、部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是由砀山县委书记张祥根针对当地的发展状况提议组建的,县委书记亲任组长。“这是一个临时的‘常设机构’,直接归县委、县政府领导。”张励华说,“两风办”的专职工作人员一共有 11人,除了内勤、打字等,真正办案的只有7个人。

  记者梳理了“两风办”近期所做的得罪人的事:“15个窗口10个不在岗”:“两风办”、县委督查室对政务中心服务大厅窗口单位上班情况进行了督察。15个窗口单位,检查时有10个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在岗,单位涉及发改委、环保局、劳动局、卫生局、公安局等。“两风办”对涉及的11人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将名单在网上公布,要求其所在单位追究责任。“交管站站长被免职”:砀山葛集交管站站长史某带领执法人员查扣河南车辆,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此事被“两风办”通报后,砀山县交通局党组决定,免去史某站长职务。“在明察暗访、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已经有城管局、文联等部门的一把手被免职。”砀山县“两风办”的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不能向被督察单位伸手”

  “其他部门解决不了的事,找‘两风办’!”张励华说,砀山百姓、企业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目前,“两风办”成了砀山县一支新的力量。记者周末在“两风办”采访时,仍看到不少百姓围在工作人员身边反映问题。张励华说:“我们根本没有休息日。”

  “最大的成效,是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了砀山的政治生态环境。”张励华说。

  “成效的取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身队伍的建设过硬。”张励华说:“监督别人,我们自身要过硬,不能给别人留下把柄。”“两风办”要求工作人员不能与被查单位有任何工作之外的联系,连饭也不能吃,“绝不能向被督察的单位伸手。”

  在对县直机关的“社会各界评议”环节,为了选取公正的评议代表,“两风办”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两风”监督员、新闻界、企业界、社区居民中,采取随机的办法,抽取评议代表。“我们把全县所有的4000多名机关干部名单拿来,在公证人员的现场公证监督下进行随机抽取,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据《新安晚报》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