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行语,游走网络与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4:4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做俯卧撑”井喷,这个夏天被“雷”到

  谁也不曾料想,一场普通的新闻发布会,竟掀起一阵网络流行风暴。

  7月1日,贵州省就瓮安打砸抢烧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一发言人说,当事男孩在桥上做到第三个俯卧撑时,身旁的女孩纵身跳河。

  当晚,天涯社区出现《我是来做俯卧撑的》帖子,点击率狂飙。随后,百度贴吧中惊现“俯卧撑吧”,仅24小时后帖子过万。在Google搜索里,“做俯卧撑”荣登上升最快关键词榜首。各大论坛里,“撑三个”、FWC防不胜防,大行其道。“做俯卧撑”聚集如此高人气,大概与其在特定时间出现在特定场合不无关系。因被赋予新的诠释,武汉体育学院学生小吴戒掉了游泳、打篮球前做俯卧撑热身的习惯,只怕被朋友笑话。

  今年夏天,和“做俯卧撑”的蹿红不相上下的词,非“雷”莫属。在网络语言中,“雷”指脑子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劈一样,可以说成惊吓。此前,新《红楼梦》剧组公布定妆照后,一直“雷声隆隆”,网友表示,被妙玉的“媒婆”造型、元春的“红眼妆”等“雷”到了。

  不管你接不接受,理不理解,网络流行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悍地闯入我们的生活。

  源自社会生活,兴于网络空间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跃居世界第一。

  网络的普及,使得虚拟社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律动脉搏。幽默、搞笑、无厘头、率真、个性、自我等网络流行元素,展现的是“.com”后行为艺术的勃兴,追求的是自我创造和精神愉悦。

  许多网络流行语源于社会生活。从今年初的“很黄很暴力”、“打酱油”,到现在的“做俯卧撑”、“猪坚强”,不难看出这类流行语往往从热门新闻事件中衍生而来,再由网络广为传播。对当前的社会热点,网友在网上众说纷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独特的方式予以解读,如此一来,便导致了一个个网络流行语的诞生。

  还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归功于影视作品的传播。“你太有才了”、“饿滴神啊”、“素质啊,注意素质”等,处处体现影视效应不可忽视,网络语言取其精髓传之。“我顶你个肺”本是句广东方言,周星驰、周润发、梁朝伟在电影里都说过,可《疯狂的石头》让其愈发“疯狂”。无独有偶,就在此时,法国球星齐达内的铁头功助兴,使得这句台词一举碰撞出幽默的火花,更加广为流传。

  网络的力量是无限的,网民的智慧是无止境的,汉语的魅力是无穷的。简单的语句、古板的字词,一经网络包装,便被赋予新的含义,具有新的生命。

  不必惊恐,信息时代的奇思妙想

  网络流行语是信息时代的独特创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应用社会学教研室主任梅志罡认为,网络语言是青少年群体的创新能力率先从网络虚拟空间中迸发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语言体系。

  网络语言是否会冲击传统语言秩序?

  对此,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委莎解释,文字的出现都遵循了存在决定意识的哲学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需要发展。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势必对语言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网络的出现诞生诸多新词汇、新用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大可不必惊呼“狼来了”。“网络语言可能对传统语言造成冲击,但并不会改变已成型的语言规则,只要在教学中规范语言教育,没有生命力的流行语很快就会被社会遗忘。”李委莎说。

  歌德有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换句话说,语言秩序是灰色的,语言创新长青!

  试问,今天的英语世界中谁还在使用莎士比亚时代的语言秩序?今天的汉语对话中谁还说着孔夫子的“之乎者也”?梅志罡对网络语言大为鼓励,他认为,不能容纳新语言的语言秩序肯定将会被淘汰,新的更具包容力的语言秩序将不以语言学家的意志为转移建立起来。

  于是,新版《新华字典》收录“克隆”、“黑客”等词汇,有社会学家大加赞赏,认为此举是尊重网络创新精神的表现,并且希望给一个宽松的环境让网络语言正常发展。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网络流行语,源自现实,兴于网络,是网络与现实的真实互动,让我们听之,笑之,想之,容之。

  (记者 崔逾瑜 实习生 刘晨 孙彧 通讯员喻世轶)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