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凉书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5:17  钱江晚报

  与小妹外出游玩,下山途中,皆感疲倦。忽见草亭孤立,搁置树桩木凳数个。二人喜滋滋对角而坐。倘能添一壶清茶,几本闲书,映衬亭外风动竹篁的景致,雅音碎影里,该有几丝清凉,掠过彼此心头吧!

  一些关于雪窗苦读、溪畔闲读、山窗夜读的传世画作,真迹无缘目睹,复制品书籍中倒常可见到。暑天,随意观望那些缩小比例的印刷品,依然可以从千百年留传的水墨痕迹里,欣赏鸟鸣啾啾、溪水潺潺、白雪皑皑……的山水佳境,并假想自己的小小书房,也搭建在郊外的山林溪涧边。

  虽然现实里,这是一个近乎奢侈的念头。

  寄情山水,可以产生心静自然凉的片刻清宁,但对于实质如处火焰山的肉身,依然需从改变书房的装潢、摆设等,来营造身心皆可消暑的环境。夏季的书房,应是简约、素洁、清幽的诗意栖居地,营造它的过程,并不仅仅依赖风扇、空调。

  书房若在高楼,外界环境便不能随自己左右,像窗前植梅种竹,斋外蓄水养鱼之类,便属痴想。但一般的家庭,清晨打开一扇窗,让较为清新的空气,充盈书屋,总不至成为难题。若能在墙上悬挂云雾山水、素雅花木图各一,也算在视野内,开出另一扇遐想的窗户。

  书房里乱七八糟堆放书籍、杂物,虽不像陆游的书巢一样——“乱书围之,如积槁枝”,使人心烦意乱,进退不能,但若有闲暇,还是应该把它们排列整齐。书籍平时占据的地方,就能空出许多。书架的搁板往往宽于藏书,我喜欢在书籍面前,放置一些民间工艺品,苦夏到来,可以换置石块、珊瑚、贝壳等天然之物。我触摸着它们特有的粗糙质地,海边浪涛声,乡间风雨声,便会在脑海里此起彼伏。几件青花瓷,不论新旧,其素雅的色彩,产生的清幽感,与墙角的几枝绢质白梅,异曲同工。

  木质地板用清水擦拭,不必铺上垫子,即可席地而读。桌上备好的香茗,热气被风扇吹得了无踪影。几近黑褐的陶壶,是书房里颜色最深的器皿。一杯香茗下肚,消解的往往不是油腥,而是心头的燥热。偶尔想起村寨的钵头茶,它晾在八仙桌上,凉在田间地头,单就解渴消暑的功能,远超其他。虽然,它与书房里的这一壶茶,寓意到底是不一样的。

  鲜花在酷暑,总不易长久。没有盆景可供,那些含着父亲心血的五针松、杜鹃、六月雪等盆景,都枯朽在故乡的院落。阳台的花草也慵懒地打着盹,卷起的绿叶里,藏着关于明年春天的诗情。如此,夏季的书房,只在透明的水晶玻璃瓶里,斜插几枝青竹。至于能否从竹枝遥想些许清绝琴音,纯粹依赖个人修养与天赋,对于我,一窍不通而已。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描述的书斋,终究晕化成古人的笔墨与梦境。我们所渴求的,只是俗世一方清凉的世外桃源,它存在于现实与我们心田之间。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