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一块匾,看胡雪岩的德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5:17  钱江晚报

  本报讯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 昨天,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事在央视十套《百家讲坛》开讲,主讲者是著名学者、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曾仕强。不久前,曾仕强专门赶到杭州实地考察,为这期节目做准备。

  从一块匾,看胡雪岩的德行

  昨天的节目讲了“胡雪岩的启示”第一集:德行定终生。它从胡雪岩幼小的修养谈起。杭州几个人文景点,胡雪岩故居、胡庆余堂、胡雪岩墓都在节目中一一呈现。曾仕强从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谈起,认为胡雪岩是清代了不起的商人,他的成功在于品德基础很好。

  “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曾仕强讲了胡雪岩放牛的故事,胡雪岩小时候和几位同伴一起去山上给人放牛,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山沟里,其他几位伙伴都跑回家了,只有他慢慢地摸索下山沟,把这位伙伴救了上来,邻居们都夸奖他。

  曾仕强还举了个例子,胡庆余堂里有一块匾,叫“戒欺”。这是胡庆余堂的店训,也是胡雪岩亲笔写的。与其他匾不同的是,这块匾是向内的,表明这是对内部员工说的,做生意要讲诚信,老少无欺。如果对外,就是做广告了。

  曾仕强的杭州踪迹

  曾仕强出版过《胡雪岩经营管理》、《曾仕强点评胡雪岩》等著作。他曾多次来过杭州,每次必到胡雪岩故居和胡庆余堂。为了摄制这期节目,曾仕强和《百家讲坛》栏目组再次专程来到杭州。《百家讲坛》执行主编王咏琴向记者介绍,为了拍摄这期节目,他们组两次来杭,一次是拍摄背景资料,一次专门开了一个胡雪岩的研讨会。

  “我们和曾先生是老朋友了。”胡庆余堂总裁办主任孙群尔介绍,7月下旬,《百家讲坛》栏目组来到胡庆余堂,为这次讲座拍摄背景资料。

  据胡雪岩故居文物保护所所长刘英杰介绍,《百家讲坛》栏目组于5月初就曾到胡雪岩故居取景,5月13日曾仕强教授也特地前来参观考察,体验了故居“游园惊梦”的特色夜游活动。曾仕强教授在参观期间感慨万千,并品尝了胡府家宴。他在故居百狮厅闭目小憩后,更是戏言刚刚跟胡雪岩进行了精神交流。

  众人评说“胡雪岩的启示”

  《百家讲坛》“胡雪岩的启示”的播出也引起了不少杭州市民和胡雪岩研究专家的关注。“从片中看,曾仕强对胡雪岩评价蛮高。”看了这期节目的陈先生向记者表示。刘英杰昨天也看了这期节目,他说曾仕强讲的胡雪岩故事很流畅。“曾仕强在台湾就是讲胡雪岩出名的,我以前看过他讲的另一个版本,一共49集,讲的都是商业经营之类的,这次从‘德行’这个角度对胡雪岩进行解读,像胡庆余堂‘戒欺’这块匾,意境很高。”

  文史专家、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王其煌在看过昨天的节目后觉得,曾仕强讲述了胡雪岩传奇的一生,总体还可以。但有一点不足,就是对胡雪岩的失败还探讨得不够。王其煌认为,没有与时俱进,是胡雪岩失败的一个原因。“当时现代金融业进入中国,胡雪岩再办银庄就不行了。”王其煌期待曾仕强以后的节目,会有这方面的探讨。

  《百家讲坛》执行主编王咏琴说,这次拍胡雪岩,不是把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做的。与其他历史人物相比,胡雪岩很特殊,他的史料留下很少,但民间传说很多,而且版本都不一样。《百家讲坛》栏目组来杭州拍摄期间,导游向他们讲了胡雪岩千奇百怪的故事。“我们不是做历史考试,胡雪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是想探究胡雪岩能否给我们提供一些教训和经验。”因此,这期节目的定位是讲胡雪岩的人生给人的启示,讲述他成功与失败的道理。 本报记者 金毅

  本报实习生 俞凛峰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