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新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5:17  钱江晚报

  27岁的儿子突然写了两首诗。我知道,在不少80后的眼中,写诗是一种无聊的渲泄。他们是现实主义者。

  可是,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他们心灵中的真诚和柔软一下子被掀开了。

  儿子说,如果他在四川,一定也会去灾区,到废墟里救人。

  在以后的几天里,他变得有些沉默,直到给他供职的电视台制作了两只大地震的公益广告,把碟片拿给我们看的时候,表情才显得轻松一些。他的一次心灵颤栗,在完成了两只公益广告后,才得到了释放。后来,这两只公益广告在频道的评比中得了奖。

  有几天,杭州下暴雨,运河的水涨得满满的。那天晚上,我们父子在运河边散步,正从一座桥下漆黑的通道里走过,地上泥泞湿滑,河水激起的水珠落在了岸上。儿子说:“如果河水涨了上来,我一定会在这里扛沙包。”

  我突然一怔。这样的豪言壮语,是我第一次听儿子说出来。而且语调是轻轻的,但又是不容置疑的。我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感觉到他内心里集聚着一种力量。这个在家里被几代人宠着长大的,至今连袜子都不洗的“少爷”,正在经历着一种改变。

  这种改变源自于对大地震灾难的同情,心生慈悲,也心生大爱;源自于灾区废墟中出现的以生命换取生命的悲壮场面。一场灾难,让人思考生命和人性,也萌发了自己内心对爱付出的冲动。儿子或是被这场灾难给震醒了。

  他把自己写的诗,制作的广告,剪下的报刊文章,录下的救灾歌曲,收集在一起。他说,这是不能被遗忘的灾难。我知道,他说的不遗忘,不仅仅是不能遗忘大地震的惨烈,也是不能遗忘举国大救援的壮阔在他心灵中留下的印记。“有了这次地震,今后在生活中面临各种选择的时候,标准会不一样了。这些东西集中在一起,对我是一种物件引示”。

  在令人炫目的多元世界里,有着各种纷乱的价值观的引诱,旷世灾难让他内心萌生的这种选择标准,一定有关生命的价值,慈悲的情怀和大爱的崇尚。

  第二天,他把这些东西放进了上班用的背包里。带着对人性的真切感知,儿子准备重新出发。

  其实,整整一代年轻人经历了地震灾难的心灵洗礼后,已经重新出发。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