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挺难的事儿原来不太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5:54  哈尔滨日报

  不到4点,贾立有就要起床,骑上自行车在镇里转一圈儿。先看看垃圾车到位没有?街面上有没有私建乱建?花草树木有没有破损的?

  贾立有,双城市周家镇东新村党支书。这个官儿,他一口气儿当了18年,村民们认为他非常称职,镇党委认为他非常出色。去年,镇党委、政府又“委派”他一个新职务,东新社区(镇政府所在地)管委会主任,并把城镇环卫、城镇建设及管理等行政权力“下放”到社区。这就意味着,过去由一名副镇长主管的工作,已由他这个“支书兼主任”包办了。

  把“城镇管理权”交给“社区居民”,在周家镇是破天荒的,也是“无可奈何”的改革之举。

  周家镇党委书记李广贤说,周家镇是哈市城镇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著名的周家大市场,仅床上用品的产销量就占全省的1/3以上,不少哈市企业“退二进三”落户周家工业园区,周家镇已不再是种植“乡镇”,而是新兴工业“小城镇”。但经济发达并不一定意味着环境优良、秩序井然,周家镇的环卫、城管、城建等问题由来已久,且久治不绝。李广贤曾先后轮换了三位主管副镇长,但依然不见明显效果。他反复思索,一定是城镇管理工作的方式甚至是管理体制上出了问题。

  周家镇党委副书记吴德生深有体会,他先后两次三年主管城管工作,年年搞“环境卫生突击”,一次突击至少要花两三万元,突击之后面貌依旧。党委、政府一心想把城建工作抓好,但商家、群众及居民就是不愿配合,有时甚至故意出难题。不动硬的,这个工作根本行不通。动硬的,又没有相应的执法权,更行不通。

  “错误和挫折”,让李广贤认识到,是政府管了不该管的事儿,周家镇决定把这项“权力”还给居民自己。

  为此,周家镇根据相关法律,在镇政府所在地的东新村建立社区组织。李广贤亲手起草了“社区章程”、“居民公约”等规章制度,并交给居民们讨论通过。由镇政府组织建立社区居民代表小组、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将环卫、交通、道路等管理工作全部移交给社区,政府每年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

  社区选举贾立有为管委会主任,他自然承担起社区的全部管理工作。

  老贾组建了垃圾清运队,要求居民定点存放,并日产日清。街面上垃圾不见了,车辆乱停乱放的少了,牌匾也规矩多了。为什么会很快出现这种变化?贾立有说,因为居民公约中明确了居民行为,我们管只是提醒他“不要违犯你自己制定的规矩”。

  城管收费一直是难题。镇政府支持社区先把工作做好,再依规定在社区内收费。居民,尤其是商家们,眼看着环境好了,自然不在乎交费。政府要求社区收费,必须使用正规收据,钱款要先交到镇政府,再拨付给社区,以保证专款专用。政府每年为社区提供城管补助金5万多元,远比过去的年投入十三四万元少得多。

  李广贤说,过去周家镇两三万人倒垃圾,由镇政府几十个干部去清运,总要靠“突击”手段来维持局面。而现在,老贾领着十来个人,就把环卫、城管、道路维护工作干得有板有眼,政府省钱、干部轻松、群众高兴。

  一年多来,贾立有贪黑起早,一门儿心思扑在工作上。他说,组织信任咱,咱就实心实意地干工作,起码要比过去有起色。

  工作年年有起色,就是工作表现好。在周家镇,还有个土政策,凡是工作表现好,年限达到15年的现任村支书及村主任,由镇政府每月发700元工资,并负责上养老保险,让他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有干头儿。

  为此,周家镇党委、政府联合攻关下发了文件。李广贤亲手将文件送给每位村干部,戏说:“将来拿着上访用。”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