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吏治风暴”,来得快也会去得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7:04  大众网-齐鲁晚报

  "能吏"模式本身不是法治社会的产物,而和官吏个人的道德自觉及权威人物的支持密不可分。

  8月4日《新安晚报》报道,安徽省砀山县干部作风、部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两风办”)是一个只有11名工作人员的非常设机构,却在短短数月内掀起了这座县城的吏治风暴。在一次检查活动中,“两风办”判近七成的县直机关单位“不及格”,其中政法委、法院、人事局等部门得分都低于60分的及格线。此外,这个机构还公开通报多名实权部门负责人,建议开除多人。

  砀山县“两风办”掀起的吏治风暴,对于革除当地官场不良风气有一定作用,并且可以在短期内改变当地官员的一些陋习和弊病,让官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责任意识,在现有体制下,这种模式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不过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砀山“两风办”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效,仍然摆脱不了“能吏”模式,即权威人物大力支持,具体办事的官员具有极高的道德勇气和责任意识,两厢作用之下效果立现。安徽省委党校科社部副主任汪兴福就认为,“砀山‘两风办’的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主要有三个因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支持,‘两风办’敢得罪人及其自身建设过硬,而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并赋予‘两风办’足够的权力,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砀山“两风办”恐怕就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能吏”模式本身不是法治社会的产物,而和官吏个人的道德自觉及权威人物的支持密不可分。这种模式下取得成效的例子很多,这在封建社会的“清官”、“治世能臣”身上就早有体现,在当今一些官员身上也有表现——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就是这个模式的典型代表。仇和在宿迁及昆明的一些做法,和砀山“两风办”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在权威人物支持下,权力自上而下寻找突破,从而打破官场中存在的潜规则和不合理因素,重塑官场风气。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什么事情主要领导一重视,就很快解决了。”

  如此说来,无论是砀山“两风办”模式还是仇和模式,都没有跳出人治的桎梏,和法治建设没有多少关联,虽然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不能让这种人治下的成效变成法律制度下的长效机制,哪天领导换了,上面不支持了,就难免“人亡政息”。

  而在法治模式下,公众则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官员形成压力,让官员不敢以权谋私,这就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只有这样,“能吏模式”才会走出历史宿命。


瞿方业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