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新技术产业“抗震耐压”功不可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7:05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记者 杨柳纯

  根据最新统计,1-5月,全省实现工业利润938.02亿元,增幅为4.3%。而同一时段,深圳实现工业利润290.55亿元,同比增长22.2%,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7.9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1%。

  “深圳工业产值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效益增速远远高出产值增速,也高于全省工业效益的增速。”市贸工局负责人底气十足地说,“工业效益的提高,得益于产业结构动手早,尤其是对产业内部进行结构升级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在抗压中功不可没。”

  结构调整逐步到位显成效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市委、市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经过多年的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在今年上半年的严峻形势下,各大板块都显示出技术领先、实力强大、新秀迭出的优势,对全市工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一组数字,颇能说明问题。2008年上半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773.55亿元,同比增长14.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18%。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板块,电子信息产品产值3455.63亿元,增长13.46%。而过去在高新技术领域被看作是“小块头”的光机电、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增速明显更快。上半年,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5.44亿元,增长17.78%;生物技术及医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56亿元,大增30.75%;新材料及新能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3.15亿元,增长29.4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是呈逐月回升的良好状态。据市科信局局长刘忠朴介绍,今年初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增长率是12.9%,但经过各方努力,逐步上升至14.35%,且目前运行依然较好。

  有专家在分析工业效益增长的背景时指出,深圳近年来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除了对三次大的产业进行调整优化外,还在二、三产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在第二产业,深圳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并对一些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逐步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方向转变。

  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05.55亿元,同比增长22.8%。而同期省内几个主要工业城市的同一指标均出现了负增长。

  自主创新成克敌制胜“利器”

  日前揭晓的“第二届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及应用创新大赛”获奖名单上,深圳市邦贝尔电子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LED道路照明系列产品,获得了“最佳人气奖”。而该产品走出国门才1年多,就远销到11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该公司副总经理姚秋高兴地说。

  这只是众多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而克敌制胜的一个缩影。

  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赢得订单、驰骋疆场,是深圳不少企业的强项。特别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继续扮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统计显示,去年产值超百亿的9家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共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60亿元,其中华为实现产值512.36亿元,猛增64.9%;中兴通讯产值132.45亿元,增长24.69%;长城开发科技产值71.99亿元,增长19.74%。

  而一大批细分行业的“小巨人”企业,凭借自主创新能力强、市场策略灵活的优势,抓住市场一片“乱战”的机遇,反倒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IT产业的高端领域芯片设计行业,深圳企业如今做得有声有色。芯邦、中兴集成电路、江波龙、天利等一批芯片设计企业,上半年订单爆棚,企业直为场地紧张而叫苦。

  在同处IT产业高端的软件行业,深圳的“小巨人”们同样显露出勃勃生机。上半年,全市软件产业实现企业总收入891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软件收入467亿元,增长21.6%;软件出口30.75亿美元,增长52.2%。

  电脑外设领域,无线产品是难度最高的产品之一。而深圳热键科技公司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成为国内电脑无线外设产业的“新贵”,仅今年发布的新品就将超过100款。在国内电脑外设领域,其自有品牌“雷柏”的知名度仅次于微软和罗技。

  而新兴的朝阳产业机器人,在深圳也形成集群之势。一批在外界并不知名的中小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号称“机器人王国”的日本、韩国等地大受追捧。新松公司研制生产的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数控机床,银星公司研制的“XRobot”品牌的保洁机器人,在国际市场上赫赫有名,后者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达30%。

  有好的自主创新项目,不怕没有资金追逐。今年春天,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基金软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宣布与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合作,首期向深圳翰宇药业投资1500万美元。这是软银赛富亚洲基金在中国进行的第一个药业项目投资。翰宇药业总裁袁建成兴奋地说:“这笔投资为企业解决了资金瓶颈,上半年销售情况非常好,相当于去年销售总额的70%。”

  正式凭借自主创新“利器”,高新技术产业为全市工业的增产增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071.69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8.7%。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21.11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8.86%,比上年同期增长14.81%。

  抱团出征吹响深圳“集结号”

  实力不断增强的深圳企业,在海内外各大专业展上吹响了深圳的“集结号”。而每一次出征,大部分企业都会满载而归。

  6月,第六届中国国际软交会在大连开幕,40家深圳企业拿下540平方米的展厅,又一次成为参展规模最大的军团。有的企业单是在现场,就与海内外10多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而在此之前,在国际驰名的汉诺威CeBIT 2008展会上,深圳同样派出了由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联合舰队。它们以“中国深圳”的整体形象亮相,展出面积达885平方米。短短几天间,这些企业便获得意向性成交3810万欧元。

  “抱团参展,打深圳牌,有利于扩大企业影响,提高市场目标的命中率。”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种高效益的推广手段,日益受到深企青睐。

  与此同时,通过抱团来增强实力、吸引眼球的各种新兴产业联盟也应运而生。这种联盟不仅增强了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促进共性技术研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加产业整体竞争力。

  今年初,国内首个机器人行业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在深圳成立,深圳机器人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始形成合力。前不久,市信息软件协会与迅雷等多家软件企业共同发起,又成立了深圳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联合会,意欲打造一流外包品牌。而深圳一家生物公司日前发起成立的生物产业联盟,竟然得到300余家企业的积极相应,纷纷与之结成合作伙伴。

  众人拾柴火焰高。产业联盟等机构的接连成立,将众多具有某一产业属性、或拥有共同前进目标、或具有战略合作前景的企业集合在一起,起到了“1+1〉2”的效应。人们深信,抱团的力度越大,联盟的数量越多,大家的声音就会越响亮,“深圳”这块金字招牌就会越抢眼。

  点评

  “小块头”也能长成“巨无霸”

  软银赛富施以风险投资的翰宇药业,记者并不陌生。第一次参观采访这家公司的时候,还是2002年在宝安区的桃花源科技创新园。那时的翰宇,还只是一家规模极小的在孵企业,工作人员不多,订单也零散得很。但是,它“牛”在技术领先。

  短短6年时间,翰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翰宇,已坐上中国多肽药物领域的头把交椅。

  翰宇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企业幼小的时候,要给予必要的关注与扶持。一旦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雨露,“小块头”也能长成“巨无霸”。

  产业也是一样。长期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一“业”独大,光机电、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小块头”对GDP的贡献显得微不足道。但深圳各项科技政策和各政府部门并没有忽视对这些“小块头”的关注,它们同样享受到诸多优惠。而今,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那些“小块头”的成长性却异常喜人,让我们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惊喜之余,记者在想:“小块头”享受“普惠制”政策的优惠,毕竟实力和规模有限,能争取到的实惠恐怕也有限;那么,能否对其中前景最好、最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少部分产业及企业,量身定做更贴身的政策及服务?但愿这已在主管部门的考虑中。(杨柳纯)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