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小学毕业生6年少了3万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7:41  南京晨报

  “中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招生却一年比一年难,2006年招了400多人,去年300多人,今年到现在为止还不足300人!”在刚刚召开的南京市初中校长会议上,一位公办初中校长发出无奈的感叹。记者了解到,南京小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减,今年达到谷底,比2002年最高峰时少了近34000人,许多初中校空着大把招生指标无人可招。

  [现象]

  未来两三年小学毕业生都不多

  记者从南京市教育部门了解到,2002年是南京小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达到87000人左右。“当时的教育设施布点比较强调服务半径,民办校择校风还没有盛行,基本上各个区的孩子都留在本区就读,这就造成各个区的中小学校个数多而规模小,但由于当年生源状况良好,不愁招不到人,每个学校还都能维持下去。”但随着近几年生源的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开始“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南京市教育局规划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小学毕业生人数基本见底,比最高峰时少了近34000人。“从现在在校的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人数分析,今年的生源数基本达到最低值53000人左右,往后几年应该都维持在这个数字上下。”

  一批初中停止招生或合并学校

  “一些初中招不到人,除了生源减少,和民办校带走大量生源也有很大关系。”在今年玄武外校招生报名现场,记者看到前来报名的孩子遍布全市各区,近800多人争夺仅72个自主招生名额。而一些热门公办初中也带走很多生源,如鼓楼区的宁海中学分校,自主招生名额也相当抢手。“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和师资力量弱的学校,一定要向优势学校集中,合理调整并努力增加学校用地,这样才是生存之道。”记者了解到,今年南京4中初中部、40中等一批学校停止招生,而此前白下区已将15所中学调整到11所,如22中与瑞金路中学合并,南京中山中学同另外3所学校撤并为行知实验中学,栖霞区对全区25所初中作撤并、调整,下关区公办初中从12所减少为7所。

  记者了解到,南京目前对初中校的调整,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学校总量,但扩大校均规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老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建中学。每个初中的规模要达到24个班、30个班、36个班,每班45—50人,新建初中规模不少于30个班。

  [对策]

  政府扶持初中办精品小班

  “今年南京首批小班化初中生参加中考,结果8个试点学校成绩相当出色,54中中考均分在590分以上,超过省重点高中分数线!”为了应对生源锐减和扶持公办初中,2005年南京小班化教育从8所初中学校试点,这8所首批初中小班化试点学校分别是鼓楼区南京工业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玄武区第五十四中学、白下区第二十四中学、秦淮区第四十三中学、建邺区南湖初级中学、栖霞区仙林中学、雨花台区西善桥中学、沿江工业开发区的九龙中学。

  “到2006级这一级学生,所有的成绩就已不断给我们惊喜,中考最高分652分,600分以上的39人,这和小班化的关系太大了。”曾为招生发愁的瑞金路中学,近年来俨然成了白下区的择校热点。根据南京市教育局的统计,南京市正在试行小班化试点,中学教学质量较以前都有不小提高,以2007年期中测评成绩为例,24中初二年级总均分比去年高出5分,优秀率增长6%,全科合格率比去年提升12%;54中初二年级全市统测,总均分上升6分;8中初二年级全市统测,总均分提高14分。

  “没摇上外校,我家门口54中实行小班化教育,听说也很不错,我们去学校实地看了,环境也好,今年的中考成绩也相当不错,就上那儿了。”家住玄武区后宰门小区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54中校长冉冀宁很是欣慰,实施小班化初中后,每个教师都付出了更大的辛劳,结果也非常让人满意,孩子中考成绩的排名和他们三年前入学成绩在全区的排名相比大多数都明显提高。“平均每人一节课可以发言四五次,学校为了鼓励一名普通学生发挥特长可以专门为他设计教学方案!很多家长选择我们学校,就是冲着小班化来的。”

  挂靠名校做招生卖点

  “自从做了小班化试点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教育部门对我们的政策倾斜和支持,但学校还是面临严峻的招生形势,所以学校本身也在寻求发展生存之路。”54中校长冉冀宁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已加入优质学校南京13中教育集团,借助该学校的良好品牌效应和优质资源进一步壮大自己学校的办学质量,力求在今后几年达到招生平衡。记者发现,南京许多初中都在“借鸡生蛋”,主动和家长择校热衷的学校挂钩,例如24中成为5中的生源基地,34中、50中则成了南师附中的生源基地。

  中考指标生将向小班化倾斜

  南京市教育局中教科有关人士透露,南京市、区教育部门今年将从班级规模、资金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为小班化初中教育试点提供更多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目前试点学校每班人数不超过36人,南京市教育局按第一年每班2万元、以后每年1万元的标准进行经费投入,试点学校所在区教育局也将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南京市、区教育部门还将对参与试点工作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同时中考指标生政策会进一步向小班化倾斜,因为小班化班额数跟正常班额数不一样,人数比较少,指标生政策向这些小班化学校倾斜后,这些人数较少的小班能和正常班一样享受同样的指标生名额,上四大名校的几率更大。

  作者:刘颖/来源:南京晨报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