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洲大道8月15日通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7:43  长沙晚报

  本报讯(记者 苏 毅 实习生 王 慧)路基边沟呈浅碟型,铺上绿草皮,即使车辆不慎冲进沟中,车损人伤的概率将大大降低。此外,不借外力,跌进边沟的车辆可自行开上来。记者昨日从市金洲办获悉,经过如此人性化设计、将道路和谐融入自然的先导区首条跨区干道金洲大道将于8月15日正式通车,环境友好的近郊“生态走廊”呼之欲出。

  金洲大道贯通高新区、望城县和宁乡县,是城市道路桐梓坡路的延长线,设计建设里程为20.393公里。公路等级为一级。路面宽23米,六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工程总投资3.98亿元。

  “从2006年10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到2007年5月8日正式进入施工建设期,整个筹备工作只用了7个月时间。如果按照常规程序,前期筹备工作至少需要用两年时间”。市金洲办副主任马勇毅告诉记者,虽然整个工程是分高新区段、望城段、宁乡段三段建设,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新理念指导设计、新模式管理工程质量、新工艺技术加快进度,节约投资,工程从开工到目前为止已实现“零震荡、零事故、零死亡”的工作目标,其示范性作用曾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的高度评价:前期准备快、拆迁安置快、施工进度快、规范管理好。

  昨日一早,记者从桐梓坡路进入高开区,一路向西。只见不少施工人员正在对金洲大道工程进行最后扫尾:边坡整型、运走废料、冲洗路面、道路划线……一切有序进行。记者注意到,高新区段和宁乡段按城市道路进行生态景观设计,降低了路缘石的高度,人行道宽度增加,绿化率明显提高。望城段则结合沿线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山林景色,在路基、路面、边坡及沿线设施的精心设计上确保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其融入自然、贴近自然。一路行来,缓边坡上的圆滑坡面一改原来生硬高大的挡防结构和浆砌护面墙做法,均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道路两旁的生态环保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

  据市政府副巡视员、交通局局长陈立湘介绍,金洲大道从设计一开始就注重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在道路建设上,倡导注入“不破坏就是最大保护、不填不挖是最大的和谐”、“路侧安全净区”、“宽容驾驶员错误”等理念,可以说在满足公路畅达、安全功能的基础上,对围丘、山体植被的最小破坏、减少路堑边坡的硬防护,减少土石方的调配,减少人工开凿的痕迹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以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示范。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