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烙铁头蛇:当年不咬不相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7:53  长沙晚报

  

烙铁头蛇:当年不咬不相识

  陈远辉向大家展示莽山烙铁头蛇。刘军摄

  本报讯(特派记者 刘军) 本报于7月22日报道了长沙动物园将引进烙铁头蛇的消息。日前,本报记者深入郴州市宜章县莽山风景名胜区及莽山蛇馆,深入观察了这一被誉为“蛇中熊猫”的神奇动物。

  莽山烙铁头蛇的毒性比五步蛇的毒性还要大一些。虽然被蛇咬伤后在五步内能使人死亡有些夸张,但被莽山烙铁头蛇咬伤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不到十分钟就足可致人丢命。由于莽山烙铁头蛇科研价值巨大,加之数量稀少(野外生存的约500条),在黑市上,其身价已经被炒到100万元一条。

  莽山烙铁头蛇的外形堪称艳丽。更令人称奇的是,它可随着环境改变身上的颜色。一般说来,成年的烙铁头蛇在野外时通体会变成绿色;而养在莽山蛇馆室内的烙铁头蛇身体呈褐色。

  莽山烙铁头蛇的发现者陈远辉说,这种蛇极其懒惰。绝大部分时间它们都会伏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即便发现有人来了,也只是不慌不忙地慢慢爬动,其速度比人散步还慢。只有在受到很大惊吓时,它们才会迅速逃走。

  莽山烙铁头蛇第一次进入人类视野是在1984年。陈远辉介绍,当年莽山林区一名职工被毒蛇咬伤,他花了1个多月才把其体内的蛇毒清除。经过对病人询问,他觉得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类认识的毒蛇。他想到了莽山瑶族人崇拜的图腾“小青龙”,从此,他开始上山寻找这种神秘的毒蛇。1989年9月,莽山林管局一名职工在保护区发现了两条成蛇和一窝奇怪的小蛇,它们都有白尾巴。陈远辉闻讯后立即赶到,发现正是他苦苦找寻的“小青龙”,后被命名为烙铁头蛇。

  外号“蛇博士”的陈远辉1949年出生,毕业于湖南郴州卫生学校。 自1984年开始研究莽山烙铁头蛇以来,他先后被毒蛇咬伤9次(莽山烙铁头蛇咬伤7次,其他毒蛇咬伤两次),被人戏称为“九死一生”。

  至今,他的左手中指只剩下最下面一节,那是2003年一条莽山烙铁头蛇送给他的“礼物”。当年8月,陈远辉将人工孵化的莽山烙铁头蛇拿到“鬼王寨” 放生。一条蛇在身体接触地面后,突然转过头来,狠狠地咬住了陈远辉的左手中指。为了拍摄到蛇咬人的珍贵镜头,陈远辉竟用右手拿着DV拍了近5分钟才将蛇甩开。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