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议题:奥林匹克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本报记者述评(记者张懿)本以为,奥林匹克科学大会是一场“金牌科技讨论会”,但在奥科会上,记者看到的、听到的学术报告,许多与如何赢得金牌并无关系。

  与夏季奥运会在同一年、同一国家举办的奥科会今天闭幕。4天的会议,颠覆了记者原本对奥运科技的认识:如同奥林匹克精神在13亿中国人中的广泛传播是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贡献一样,奥科会首先是一个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国际讲坛。

  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前奏,在广州举行的奥科会成功地完成了使命:一个关于体育道德的演讲成为奥科会的首场大会报告,这种安排绝对富有深意;而在奥科会所有分会场的报告中,关于体育精神、道德、社会、教育的学术交流内容超过一半。

  还有一个有意味的注脚,在讨论最新药检技术前,奥科会先安排了一场“兴奋剂的道德问题座谈会”。各国学者报告的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员私下里对禁药的道德观,青少年运动员如何面临父母和学校的不良影响,他们是否因受误导而被剥夺了个人选择的自由,乃至违规运动员是否就不能算作好人。这场座谈之后,其他学者才开始交流检测技术、分析新药的分子结构。

  这样的研究看似“形而上”,却为反兴奋剂行动打造着坚实的人文基础。事实上,功利性、商业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伤害不言而喻,而体育运动的终极目的并非把人变成竞技机器。记者发现,有些与会者的学术领域就是奥林匹克精神本身,他们研究的是一种信仰和价值体系,而这些研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地位。

  即使在专业运动医学、生理学等学科交流中,也一样传递着人文精神的感染力。

  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沃尔特·弗特拉用蕴含哲理的话,点明了运动医学的价值:“这个世界比以前更需要各国紧密合作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我确信运动医学能帮助我们达到此目的,这听起来简单,但很多简单的想法改变了世界。”

  不少国外体育学者的研究,在针对健全人的同时扩展到了残疾人体育。例如,在研究“通过冷却手掌调节运动状态”时,科学家们测试了同样数量的普通长跑运动员和肢残选手。另一些学者发现,轮椅训练不仅是残疾运动员的“专利”,而且对因受腿伤困扰的健全运动员的恢复有显著作用。这样的研究,不仅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更传递出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国际残奥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表示:“2008年奥科会把不同专业的学者汇集到一起,让奥林匹克运动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学者紧密合作,这种合作最终也许能解决所有运动员或教练的问题。”

  在奥科会上,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系统解读了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任海告诉记者,各国运动员相聚在奥运村,友好公正地参与竞技,联系他们的正是奥林匹克精神。奥运会创造了这样一个跨越国界、政见、信仰的交流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这正是奥运会区别于足球世界杯等其他赛事的独特价值所在”。同样,汇聚全球体育学者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田野说,目前,与国外相比,中国体育科研与竞技实战的联系更紧密。在记者看来,这既是特色,同时也许透露着某种不足。

  值得高兴的是,在2008奥科会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中国学者涉及教育、经济、社会的论文。北京奥运会已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而要充分发挥“奥运效应”乃至“后奥运效应”,进一步加强对奥林匹克精神、对体育人文层面的研究,有理由成为各界共识。

  (本报广州8月4日电)

  相关链接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