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用爱点亮她的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13:2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众多二层小楼的包围下,山边两间破旧的砖房显得有些扎眼。夕阳下,一个小女孩孤单的身影映在山坡上———这也是女孩家的一面院墙。“妈妈不要我了……”望着自己的家,女孩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再也见不到那个靠捡垃圾抚养她13年的母亲了。

  女孩名叫马艳,今年13岁。时至今日,她短短的人生经历中只写了两个字———艰辛。在她还没有出生时,父母离婚,回到娘家的母亲生下了马艳。在后来的13个春秋,这个年轻的母亲只身一人挑起了抚养女儿的重担。捡垃圾成为她唯一的收入来源。微薄的收入换来面和油,再去市场捡些菜叶,这几乎成为了母女俩每日的三餐。在马艳的记忆里,邻居送来的馓子就能让她和母亲过年了。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幸福的家庭总是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稀粥糊口、勉强度日,然而即便这样的生活也未能维持下去。今年5月,妈妈突然去世,马艳一下子陷入了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生活苦海。半个月之后,姨妈收留了马艳,成为了她实际的监护人。

  在母亲的娘家———大通县岗冲镇下岗冲村,马艳年近80岁的姥姥一个人躺在床上,思念着身在几十公里外的外孙女。然而,年迈的她依然无法给马艳些许呵护。老人的床边苍蝇乱飞,桌上的茶具落满灰尘,墙上一口孤钟静静地走着,为老人提示着正在消逝的时光。

  7月24日,记者在马艳姨妈的家中见到了这个可怜的女孩。此时的马艳已经在西宁市湟光附近一家羊肉泡馍馆打工半年,每天的工作是洗碗和收拾桌子。13岁的女孩马艳没有纤纤玉手,有的是一双粗糙而红肿的手,通过它来换取每月400元的收入。

  记者眼前的马艳身着一件黑色长袖T恤,这是表姐穿过的。与同龄人的一个明显区别是,马艳不记得自己的出生年月,只知道自己属猪,而且她从未过过生日。

  令人心酸的是,每次谈到母亲,马艳都会大哭起来。“妈妈不要我了,我没有妈妈......”她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冬天,在羊肉泡馍馆打工的日子里,马艳每天凌晨4点多就要出门,妈妈总是忍着病痛送女儿走过屋前那段崎岖的路。马艳说,现在每到晚上害怕的时候,她就特别想妈妈。在每个孤单的深夜,望着满天繁星,马艳常常失眠,她幻想着能看到远在天国的母亲那甜美的微笑。

  姨妈家的生活并不宽裕,一家四口靠卖废品糊口,但仅有的丝丝亲情也能暂时抚慰这颗幼小的心灵,只是在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经过家门前去学校时,马艳会看着他们的背影发呆。这个13岁的女孩已经失学2年多了,自3年级后,马艳就再也没有走进过教室,而她的课本也早已被当作废纸卖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和加减乘除是马艳对于课本仅有的记忆。

  “要让孩子读书!”当团省委权益部的刘淑萍得知马艳的处境时,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让这个女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是权益部的工作职责。”权益部部长李洪宝说。

  经过多方协调,他们为马艳申请到了全国律师协会下属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小额爱心资助款2000元,解决了她近几个月的生活费问题。由于没有户口,马艳的上学问题一度受阻。在权益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马艳曾经的母校———大园山小学已经决定接收她继续学业。今年9月开学后,大园山小学3年级的教室里将传来这个13岁女孩的读书声。据刘淑萍介绍,目前权益部正在努力募集马艳18岁之前的生活费,其户口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空旷的大园山,13岁的马艳卖掉了家里仅有的一个炉子,在环视了空空的四壁后,她锁上家门,迈过门前晾晒的牛粪,大步地向前走去。(作者:佘超龙 安生龙)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