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篆刻世家夜雨屋漏名人刻本顿成废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2:28  大洋网-广州日报

  

篆刻世家夜雨屋漏名人刻本顿成废纸
篆刻世家夜雨屋漏名人刻本顿成废纸
项颂秋心疼地看着被水浸泡锈迹斑斑的工具。 乔军伟 摄

  本报讯 (记者 陆建銮)三代从事篆刻的民间艺人项颂秋,家中收藏有多位广州名人的印章刻本,特别是民国初年的一些名人印章尤为珍贵,如陈济棠、余汉谋、许崇智等。前天晚上的一场暴雨,受隔壁整修墙壁漏水影响,项颂秋家中近半面积受淹,两本珍贵的名人印章刻本被水淹后糊成一团,成为废纸。

  在荔湾区和平西路仅十来平方米的家也是项颂秋的工作间,工作台靠近阳台一边的墙壁,墙上的柜子里放着各种篆刻工具和材料,抽屉里则收着三代珍藏的多本名人刻本。前晚9时多下大暴雨的时候,项颂秋一家正好在外面赴约,10时多回到家里发现一片漆黑。点燃蜡烛后发现,墙上的电线全部湿透了。原来是隔壁房子整修,墙壁漏水渗透到项颂秋家里来了。工作台也整个都被浸湿,木材、牛角等材料报废,一些铁制工具也生锈了,更为重要的是,抽屉里的名人刻本也被浸了水,其中两本成了废纸。项颂秋心疼地说:“这些刻本既是我们三代人篆刻工作的记录,也是一份历史的记录。”

  三代从事篆刻 名人慕名而至

  “父亲留给我的就只有这张‘破’桌子了。”项颂秋抚摸着斑痕累累的工作台说。据介绍,项颂秋的叔公项信南是清朝光绪年间著名的金石篆刻人,父亲项少南也是小有名气的金石篆刻传人,给许多名人政要刻过章,如陈济棠、余汉谋、许崇智等,从遗留下来的刻本上均能看到名字。广州的一些老字号和政府机关都有他的手迹。当年陈济棠曾专门邀请项少南到政府里刻章,项颂秋说:“那时候不叫刻章,叫刻‘关防’。”每个星期给工钱100个大洋,可想而知陈济棠是极为重视项少南的手艺的。

  项颂秋今年62岁,擅长篆书。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都是些文化人,除了挑“私章”,还会找他刻一些诗词到一些古玩、笔洗等物器当中。

  心疼刻本被毁 更痛心手艺失传

  被水毁掉的两本印章刻本,与记者现在能看到的印有陈济棠、余汉谋、许崇智的刻本有着同等的价值,项颂秋心疼地说:“实际上,清末民初很多名人的印章我们家都有收藏,现在还不知道毁掉的两本里收录的是谁的印章,得把现有的翻出来逐一查看排除才行。”

  相对于珍贵刻本被毁,项颂秋更担心自己百年归老后手艺失传。项颂秋有两个女儿,但都对这门老手艺不感兴趣。

  项颂秋说,现在只有些老顾客会上门来刻章,“新的客人几乎没有了”。项颂秋的生活来源是社保,生活并不宽松的他,也只好安住在多年的老房子里。他说:“我别无所求了,就是怕百年归老后没人会用我手上这老工具了。”

  线索提供

  奖金

  洪先生

  100元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