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米河道建了11座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2:28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米河道建了11座桥

  本报讯 (记者黎亮)在花都区花山镇新和村,有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行而过,这条小河被村民称为“母亲河”,是村子的排水河道。住在这条小河下游岸边的村民,由于其房子和一条通往大路的水泥村道只有一河之隔,为了图方便,大家纷纷在自家门前建桥通往村道,到目前为止,短短两百米的河道上已经建了大大小小十来座桥。而一到下雨天,河道上游的水就漫了出来,甚至淹进上游村民的房子里,对此,上游村民认定,是下游村民建的桥阻碍了河道中水流的顺畅,影响了村里的排水。桥到底会不会阻碍水流?究竟上游淹水是否因为下游建桥?成为村民们激烈争议的话题。

  上游村民:下游乱搭建应管一管

  记者昨日在新和村看到,河道大约五六米宽,住在河边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搭了一条桥通向村道。记者数了一下,发现长约200米的河道上,一共建了11座桥,桥底离河面大约有2米多高,其中有3座桥是用木头和铁板等材料搭建的,其余的则是用红砖水泥搭建,有两座桥还搭起了顶棚,变成了小食店,而河边两栋正在施工的楼房也都正在门前建桥。

  记者来到河道上游,看到这里的河道稍窄,约三四米宽,河道其中一边堆起不少沙包。刚好从这里经过的村民利姨告诉记者,堆这些沙包是为了“防洪”,利姨说,自己就住在上游河边,一到下大雨的时候,河里的水就会漫出来,一直淹到自家的房子里。“我家的经济情况不好,房子都是用红砖盖的,给水浸泡久了很危险。”

  利姨把河道上游水浸归罪于下游的村民建桥:“一到下雨天河水位置就涨得很高,可那些桥的位置又太低,把水流都挡住了,水不能顺畅流出去,就漫了出来。”记者又采访了几位上游的村民,他们的看法均和利姨一致。“下游的乱搭乱建之风越来越盛行,应该管一管。”村民利先生对记者说。

  但是,也有一些村民认为上游淹水和下游建桥没有关系,河道上游旁的一间卫生站的老医生认为,上游淹水是因为“这里地势低,四面八方的水都流到这里来了,和下游建桥没有关系。”

  下游村民:上游淹水是因为河道窄

  “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从来没有看到过桥会挡着水流!”在河道下游,记者走过一条桥来到一户临河村民家中,住在这里的村民江伯激动地对记者说:“大队规定建桥跨度要超过6米,你量一量,这些桥跨度绝对超过6米,而且桥离河面这么高,水都到不了这里,又何来‘挡住’呢?”江伯分析河道上游淹水的原因,是因为上游河道“太窄”,水就容易漫出来,到了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其实是很顺畅的。江伯最后告诉记者,下游的这些桥已经建了两三年了,大大方便了下游村民的出行,“如果不建桥,出村要绕个大圈子。”

  水利部门:不排除桥挡水的可能

  记者致电花都区水利局,并将在现场拍到的照片发给了水利局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看过照片后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到现场勘察,很难下结论新和村河道中的桥是否会阻挡水流,要看有洪水时河道中的水面线会到哪个位置才能下结论。但是仅从照片看,“存在桥挡水的可能”,由于该河道的桥修的位置比较低,“如果下雨水涨,水面垃圾会跟着升高,‘塞’在了水面与桥底之间,也会阻碍水流的顺畅。”该工作人员最后表示,会和当地水电所联系,到现场进行勘察,如果确定这些桥梁会阻挡村内排水,而且属私建,会对其采取措施。

  线索提供

  奖金

  刘先生

  150元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