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避检查“残的”司机扮聋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2:2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为避检查“残的”司机扮聋哑
昨天,广州交警上路整治非法营运的“残的”。海国 摄

  本报讯 (记者王鹤 通讯员交宣)“‘残的’治理实在太难了,每次我们刚刚整治完,马上就有其他‘残的’填补被收车辆留下的空缺。”广州市交警支队荔湾大队副大队长李镜英甚至问“计”记者,希望能得到好建议。昨日上午,广州市交警支队荔湾大队联合市、区残联、荔湾公安分局、城管等部门开展针对十三行等批发市场周边的非法车辆的整治,交警共出动警力30多人,执法“残的”23辆,扣车6辆。其中带回3名驾驶残疾人三轮车非残疾人作进一步调查。

  “残的”非法营运收入可观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十三行路看到,十几辆“残的”在机动车道上随意穿行,9时10分左右,20多名便衣民警出现在街面上,民警立即控制住在街面上非法营运、拉人运货的“残的”。随后,残联和街道、城管工作人员立即上前检查司机的有效证件。在短短十几分钟里,即有12辆涉嫌非法营运、或占用机动车道的“残的”被当场逮住。

  一位身高1.8米的男司机在人民南路非法搭客时被逮个正着。当民警要求其出示证件时,他指着自己的嘴巴,又摇了摇手,和交警打起了手语,后来甚至干脆一言不发坐在车上拒不配合交警执法。直到一名残联工作人员上前和他打起了手语,要求其立即出示有关证件,他才站起来,乖乖地从坐椅底下掏出证件。“我是下岗工人,又有残疾,凭什么查我的车”,该名男子见无法逃避检查,突然开口说起了话。根据这名男子的残疾人证明显示,原来他属于肢体残疾,并不是聋哑残疾。据交警介绍,一些“残的”司机为了躲避检查,在交警查车时往往采取装聋扮哑的办法。

  荔湾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李镜英介绍,残疾人机动车由于机动性、运费便宜等因素受到外来人员“欢迎”,同时也存在市、区政府部门在政策、管理上的漏洞,残疾人机动车非法营运收入可观,从而有恃无恐,大量残疾人机动车参与营运,聚集市场周边。估计荔湾大队辖区范围内非法车辆约有150多辆。

  李镜英昨日向媒体表示,残疾车属于非机动车类,其相应的处罚标准低,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处罚金额为20元,最高罚款金额为50元,这对绝大部分残疾车驾驶人来说,根本是“小菜一碟”,只要载一次货物,就可以收回损失了。难以对非法运载货物的残疾车驾驶人形成震慑力。

  “残的”转租怪象

  在日常执法中,部分残疾人员不配合民警执法工作,以自身的残疾阻碍民警执法,民警必须实行联合执法和集中行动才能收到效果,造成警力投入大。

  另据介绍,在日常整治中,交警部门往往是单兵作战,力量薄弱。同时,所驾驶的残疾车是租用的,交警部门可以扣车,但是车主带齐证件领回车辆后,又继续租给他人使用。交警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希望残联能制定相关法规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杜绝“残的”转租现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