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秋粮生产别松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2:38  大江网-江西日报

  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关键在下半年

  今年早稻实现“五连增”,这是个重大喜讯,但在喜讯的背后,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记者在粮食主产区新干、永修等地采访时发现,少数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自觉性不够,农民把早稻当作“口粮”种,疏于中稻田头管理,不愿种二晚。

  农资、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也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专家分析,今年以来,我省国产复合肥(45%)、尿素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70%、35%左右,农用柴油价格同比上涨了10%,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造成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下降。

  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健全,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缓慢,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对产前、产中、产后多领域、多层次及多样化服务的需求,这些都是影响秋粮生产的突出原因。

  从全省来看,今年早稻产量仅占全年粮食总量的40%,秋粮约占全年的60%。要想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关键在下半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我省应把实现粮食连年丰产丰收,放在为稳定物价,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双防”目标提供有利条件,为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库存合理、市场平稳作出新贡献,推动江西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台阶。

  多管齐下抓好秋粮生产

  “农民甜在心里,才能心在田里。”鄱阳县乐丰镇东风村农民高彩霞直言:“希望政府采取新措施,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自愿流转的方式,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之举。”

  从全省现阶段情况看,几乎所有的种粮大户对承租更多农田的愿望强烈。因此,省农业厅负责人建议,我省进一步完善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重点,应放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充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简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而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要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坚持兼顾国家粮食安全利益、农民土地权益和经营者收益,坚持不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技术、资金等向农业集聚,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水平,发展规模化经营。

  降低成本是提高种粮效益的途径,也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关键。萍乡市农业局局长刘明初认为,农资价格上涨有其宏观原因,不能用强制压低价格的办法来降低生产成本。政府要进行农资补贴制度改革,取消生产企业中间环节补贴,强化对农民的末端补贴力度;通过提高对农民的补贴标准,完善直补机制,降低种粮成本。

  用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今年,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的信号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我省将增加对主产区奖励额度;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享受政策补贴;测土配方补贴范围由47个县扩展到87个县;强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力度。

  稳定面积是基础。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近日强调,全省二晚栽插面积要确保2300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再超历史。因此,鼓励水源条件较好的地方力争多插二晚;受旱缺水地区,要挖掘水源,科学调度,做到适宜栽插二晚的水田不改种,坚决遏制季节性撂荒。

  提高单产是根本出路。针对农民仅施一次追肥的习惯,各级农业部门须引导农民补施穗粒肥;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和统防统治,打好混合保穗药,把病虫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夺取586.7万亩中稻丰收。

  多管齐下,切实解决秋粮生产中的新问题,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就能稳定秋粮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夺取秋粮丰收。

  本报记者宋海峰 实习生熊洁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