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高考联动实施素质评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2:53  长江商报

  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尝试七大新路

  学前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中高考联动实施素质评价、高校将进一步扩大自主权……前日,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由教育部、湖北省实施共建。这些变化会给城市圈内的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带来哪些重大变化?昨日,记者采访了我省教育部门以及一批高校相关负责人。

  新路1 :学前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

  协议表述:试验区将普及学前一年至高中阶段教育,已经边缘化的幼儿园重新回归政策统筹范围。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为龙头,力争每个乡镇创办一所以上规范化中心幼儿园,每个县建设好一所以上公办示范幼儿园。

  专家解读:“孩子智力开发非常重要,好的环境和教育,能够让小孩领先他人一步。”家住岳家嘴的陈女士是工薪阶层,她称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成为家庭开支的一大部分,高额的费用的确成为了一种负担。

  市教科院专家陈红梅称,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不仅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上一所好幼儿园比上大学还贵,成为市民负担过重的“顽疾”。

  陈红梅称,按照部省共建协议,力争武汉城市圈的每个乡镇创办一所以上规范化中心幼儿园,每个县建好一所以上公办示范幼儿园,这就是说收费平民化的优质幼儿园将多起来。

  新路2:中高考联动实施素质评价

  协议表述: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中高考联动的考试招生制度。城市圈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平台,改革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达成国家规定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合格率、完成率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专家解读:早在2005 年,武昌区的2300 余“课改先锋”就率先“试水”新中考了,当年中考录取时,高中不光看他们的文化课位置值,还要参照其综合素质评定等级。2006年起,新中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2007 年武汉市10 万考生全面进入新中考,中招录取以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体系被打破,学生初中三年的综合素质评定也成为高中“择优”录取的依据之一。

  部省共建协议中,提到了中高考联动实施素质评价,其实就是要将新中考拓展至整个武汉城市圈中,并将这种做法推广到高考中去。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省最晚明年秋季进入高中课改,“新高考”终究要揭开头纱,可以预知的是,我省“新高考”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考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将高中毕业考试与高校招生考试分离开来,改变以一次性高考分数作为高校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新路3 :教师可互换交流

  协议表述:改革教师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培训制度和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圈域内教师资源共享和合理流动机制,缩小圈域内公办中小学教师补贴差距,改善农村基层教师的工作条件。

  专家解读:今后8 城市的学生在本地还可听到武汉老师讲课。9 城市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课改研讨以及高考备考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等,从而充分挖掘并利用武汉优质教育资源,进而向周边辐射,为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互动搭建起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8 城市的重点学校将在武汉扩大招生,武汉学生也可以到这些城市去就读。而武汉市与这些城市之间的教师,也会有更多更灵活的支教和交流方式。

  新路4 :5亿元支持部属院校

  协议表述:湖北省和武汉市拿出5 亿元支持在汉部属院校,用于建设一流学科,争创一流大学。同时,武汉市继续加大对部属高校的政策支持,而部属院校则进一步扩大共建生的规模。

  增强地方对高等教育的统筹能力,促进圈域内高校资源共享,实施“圈域内部委高校对口支持地方院校计划”。

  专家解读:随着武汉城市圈国家教改实验区的设立,共建生计划也将进一步扩大。由于生源不满,去年就有高校提出,能否将共建生的范围扩大至其他8 个城市。

  在汉重点高校每年拿出一批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接收圈域内的地方高校教师、教学管理干部进行为期半年的进修、访问或挂职锻炼,提高受援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

  在汉部属重点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省级本科品牌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或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的重点建设专业、高职教改试点专业、省级以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对口支持一个地方高校的专项建设项目。定期选派专家学者、管理干部到受援高校指导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帮助、指导圈域内条件基本成熟的学校建设硕士点、博士点。

  新路5 :高校自主权扩大

  协议表述:教育部支持湖北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开展招生考试命题、录取等改革试点工作。同时也支持湖北省自主开展学位授权审核及学位点设置、高效资助设置学科专业,自行评聘教师职称等方面将着手改革。

  专家解读:对于特殊人才,高校甚至可以在批次线下破格录取。

  根据教育部的政策,自主招生试点满三年的高校,可以进一步“自主招生”:对于那些在学科创新方面确有专长的特殊人才,可以适情在批次线下破格录取。今后高校还可以自主设置学科专业,自行评聘教师职称等等。而在此之前都需要经过教育部审核方能通过。

  新路6 :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享优惠

  协议表述:探索建立高效多元投资新机制,制定高校老校区土地置换优惠政策。

  专家解读:“高校老校区土地进行置换或处置,是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新校区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一高校代表称:“新校区建设留有缺口或贷款数额较大的,老校区土地置换收益可全部用于学校新校区建设。”

  同时,还将对高校债务进行重组,筹组武汉教育银行或在城市圈内发行教育券。

  新路7 :高职招生可能单独命题

  协议表述:教育部支持湖北省自主开展招生考试命题、录取等改革试点工作,以此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改革。

  专家解读:在城市圈范围内实施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招生计划审定、学校自主招生、考试单独命题等改革,与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建立充分共享、产学研一体的公共专业实训基地。完善以就业、创业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及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教育部在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定和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本报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周柳明 黄伟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