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奥运会的六大悬念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3:1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新华社记者 李丽 李鹏翔黄勇

  北京之夏注定不凡。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奥运史上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届“大团圆”,也将见证西方文明与东方文化的一次完美嫁接,中国与世界超越地域、肤色和种族的一次亲密拥抱,人类文明超越时空的一次水乳交融。

  大幕即将开启,全球聚焦北京。北京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世界会给北京一个怎样的评价?这个8月,世界提问,北京作答。

  震撼? 开幕式能否感动世界

  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能否一亮相就博得满堂喝彩?

  有悉尼的“水火交融”和雅典的“梦幻爱琴海”在前,北京压力陡增。总导演张艺谋的难题在于如何超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在前人无数天才创意的面前寻求突破。虽然说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中国文化的精华元素太多,如何浓缩在一个小时的文艺演出里,并让东西方人民、现场和电视观众同时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震撼,需要大智慧。

  开幕式是历届奥运会的“歌德巴赫猜想”,而期待揭开谜底那一刻的惊喜,是全世界的乐趣。值得期待的很多:点火方式、最后的火炬手、主题歌……这些秘密都有待最后一刻揭开。可以确认的是,由华夏祖先四大发明之一火药衍生出的“焰火”,将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在鸟巢顶部、奥林匹克中心区、奥林匹克公园、北京市城区和郊区等处燃放的数万发焰火,将打造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干净? 会亮多少兴奋剂“红牌”

  兴奋剂,是历届奥运会永恒的话题和悬念。北京奥运会有没有铤而走险者?东道主能否保证兴奋剂检测的公正和公平?

  北京利剑高悬。有史以来最多的4500例兴奋剂检测数量,意欲网住所有“药人”。重新引入的新型人类生长激素(HGH)检测方法,准备攻破这个研究了10年但不见显著成效的“难关”。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法赫伊已多次警告作弊者,甭指望在北京蒙混过关。

  在北京“零容忍”的威慑面前,奥运会前各国、各项目的自检工作已接近尾声。保加利亚举重队、俄罗斯田径5名高手、美国游泳名将哈迪等多名服药者纷纷“伏法”……

  “北京奥运会能够成为有史以来最干净的一届奥运会”,这是IOC主席罗格的预期。

  “即使是刘翔吃了药,也不会隐瞒,也隐瞒不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道出了东道主的坦诚。

  金牌?“金牌榜第一”有商量

  “如果刘翔不拿金牌,你能接受吗?”——在国外媒体纷纷预测中国和美国选手将在北京奥运会上争夺金牌榜首位时,中国某网站的一项民意调查吸引了众多眼球。

  绝大部分网民表示:如果刘翔不能夺金,但他尽力了,同样是中国的英雄。

  金牌榜榜首之争是历届奥运会的焦点之一。四年前的雅典,收获32金的中国代表团历史性地攀升到金牌榜第二,仅次于美国。本届奥运会,一些外媒认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有可能再进一步。

  但大部分中国老百姓并未将“金牌第一”视为主场作战的必需结果。国民如今对奥运金牌更显平和大气的态度,本身已体现了中国体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奥运金牌是每个运动健儿的梦想,是一个国家综合竞技实力的具体体现,弥足珍贵,应该争取。但东道主能否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为各国选手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是世界更加关注的问题。

  平安? 全民总动员

  从慕尼黑“黑九月”恐怖事件到亚特兰大公园爆炸案,奥运会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幸事实是,这个以和平友爱为宗旨的最高体育盛会,始终是恐怖主义的靶子。雅典奥运会用创纪录的12亿欧元,确保了奥运会的平安。北京,将拿什么确保“平安奥运”?

  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防控体系”将发挥巨大作用。从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总动员,到“雪豹突击队”精锐反恐部队组建,从连线国际刑警的跨国界反恐合作到衔接单位和个人的社区保安,北京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除了核心区的奥运场馆,在场馆外公共场所和生活区设立的各类职业安保力量也达到15万人,此外还将有29万名治安巡逻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织就“全民安保网”。

  奥运期间,地空导弹、雷达、防化、作战飞机、舰船等高科技武器装备将随时“整装待发”,而公安系统则建立了以巡逻、社区、治安、内保4张网为依托的整体防控体系。小至社区、场馆,大到城市乃至国家,中国的奥运安保和反恐系统严阵以待。

  开放? 不怕挑刺

  北京空气质量是否合格?互联网是否通畅?成为一些国外媒体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试图炒作的话题。

  挑刺,其实是历届奥运会都要经历的考验。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北京奥运会可能面临更多挑刺式提问。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些直接而尖锐、甚至少数来意不善的问题面前,北京没有回避,而是有理有节、坦然相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中国对外媒开放的大门不会在奥运后关闭。”他说:“我们不怕记者‘挑刺’,我们有这个自信。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有这个承受能力。”

  北京的大门,不是只开了一条缝,而是真心实意地敞开着,开怀容纳天地。

  评价? 过程更重要

  在历届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都要给举办城市的组织工作下一个评语。8月24日,罗格会如何评价北京?

  北京已经向世界表明了努力办奥运的最大诚意。经过7年举国上下的努力,北京在申办时的承诺已成为一张张现实蓝图。能否有一个“最佳”的名头,并不比过程本身更能说明问题。

  “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这是何振梁先生在申奥时诚恳而自信的表白。

  就在开幕前几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罗格对全世界媒体宣称,北京是IOC“无悔”的选择,并相信东道主的组织工作将“完美无瑕”。他说,各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以及国际体育单项协会都在给IOC的报告中对北京的组织工作表示满意,奥运村的许多运动员也感觉这是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

  北京守住了这份自信,北京没有让世界失望。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奥运会来了,北京将坦然面对世界的注视和提问——欢迎你,北京准备好了。

  (据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