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暑期“蹭游”感受另一种风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3:58  浙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苏晓春 实习生 俞磊)刚刚从长春市旅游回来的浙江大学大二学生许雪斌,这几天正准备赶往湖州的同学家,今年暑假他的出游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个暑假没有实习任务,可以到处走走看看,我的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他们都盛情邀请我去体验各地的风土民情。”

  利用暑期长假去同学家乡感受农村风情、体验农村生活,这种既节约费用又能拓展视野的旅游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出游的好选择。

  许雪斌认为,到同学家乡去旅游是一件既愉快又实惠的事,旅游中的食宿费用可以节省不少,而且同学熟悉当地情况和方言,不会把时间精力花费在走马观花和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上。最让许雪斌感到幸运的是,7月中旬去长春同学家的时候刚巧碰上奥运火炬在长春传递,同学的伯伯正好是火炬手,所以他还穿上运动服、拿着祥云火炬和奥运火炬手合了个影。

  “今年来我家的同学很多,估计都是受到我们家乡杨梅的诱惑。”浙江财经学院的吕俊超告诉记者,今年暑假他已经接待了好几拨同学。吕俊超老家在上虞,那里的二都杨梅远近闻名,所以不少同学都慕名而来。吕俊超是学经济的,他粗略算了一下,在省内,如果是跟随旅游团到上虞杨梅之乡旅游一番的话,至少要花五六百元钱。如果是自己的同学来,一般只要支付车费和采摘费用就行了。

  不少大学生在暑假轮流到各个同学的家乡旅游实践,也是为了增加对农村的了解、增进对农村的感情,为以后到农村服务作准备。刚刚去过奉化滕头村的浙大大三的学生陈君君,如今对农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现在滕头村每年都有来自省内外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前来旅游或者开展社会实践,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当地的同学带领下过来的。“大学生群体用各自的家乡构建了一张旅游网,用较为经济的方式,满足了出游的渴望,又能走进农村、深入基层。”团省委学校部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蹭游”值得提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