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防停车碾烂地砖 人行道要“强硬”起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4:5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防停车碾烂地砖人行道要“强硬”起来
本报讯(记者 王丹 实习生 江潇 摄影报道)浇注、压印一气呵成,整条人行道由高强度混凝土组成……昨日,工人李师傅在建设北路为人行道实施“大手术”,以混凝土取代原有的破碎方砖。据成都市城管局道桥处负责人介绍,预计8月15日前,顺城街、马鞍路片区、太升北路等20条市内主要道路的“大手术”将全部完成,总投资2000余万元。

  今后,这些路段的人行道将不再惧怕数吨重的小型车辆碾压,还能有效缓解成都作为“汽车第三城”的停车压力。成都市民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松动的方砖积压泥浆,变成“水雷”溅射到身上了。

  铁桩难挡 汽车反复碾烂地砖

  “一到下雨天,大家都害怕走这条破破烂烂的人行道。松动的地砖一踩上去就变成了‘水雷’,衣服全被飞溅的积水弄脏,我就遭过好几次。”建设北路一家副食店老板李雨兵说,他家门前常常有人停车,人行道在车轮的反复碾压下沉降了几厘米,约三分之一的地砖都遭碾烂了。成都市道桥处负责人称,在该处管理的421条市属道路中,需要维修改造的人行道面积达250万平方米。除道路因年久破碎外,被汽车碾坏是主要原因。

  “按照规定,未经交管部门批准临时停车的道路,不允许汽车停放。”道桥处负责人田涛说,人行道的承重能力很小,路面很容易被汽车压碎,成都每年花费的相关维修费达数百万元。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曾多次在梁家巷、猛追湾及二环路万年场等区域内安装人行道警示铁桩,挡住驶上人行道乱停放的汽车,但警示桩经常被附近商家故意拔掉。而且,大规模安装警示桩也很影响城市景观。

  车位奇缺 车难停被迫挤行人?

  “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只能把车停在路边。”家住石油路的私家车主张先生显得很无奈。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成都汽车保有量约为84万辆,但主城区各类停车场3018个,总停车泊位245999个,停车泊位缺口数以十万计。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无计可施的车主便选择将车停放在人行道上。

  成都市交管局副局长杨遂元说,私自将车停在人行道上肯定侵犯了行人的通行权,但完善停车场所还需要一个过程。有关部门准备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在路边施划一个月至十二个月不等期间的临时停车泊位,以便车主在非高峰时段停车,但现有的许多人行道由于难以承重,无法用于停车。

  保护“脸面”20条道月内改变

  为彻底解决人行道的“脸面”问题,缓解停车和路面养护的矛盾,今年年初,成都市城管局道桥处展开了对市内20条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大修工作,全部用一次性压印成型的混凝土取代原来的方砖。

  记者昨日在建设北路现场看到,这里的人行道路面已是一个个大整块,由每块达10余平方米的混凝土构成。今后人行道破损严重、不便清洗的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这种高强度的路面大大提高了承载能力,可承受2吨内的小型机动车碾压而不碎裂。”田涛说,随着今后城市的发展,如果这些整治过的路段被划为临时停车点,也能保证路面完整平坦。同时,他们针对商业网点和居民住宅进行了划分,在建设北路、太升北路等重要路段使用彩色混凝土达到美化效果;而在马鞍路则使用普通混凝土。在大修前,道桥处已与天然气、自来水和电力等部门充分沟通,确保短期内路面不会重新开挖。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