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振奋人心的重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6:51  沈阳网-沈阳日报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个多月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稿已经形成,5日提交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讨论。规划提出的令人振奋的恢复重建目标,为遭受巨大伤痛的灾区人民展示出一幅新的生活图景,向世人表达了再造美好家园的勇气和决心。

  汶川大地震让灾区大地痉挛、山河破碎,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家庭妻离子散。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时,规划着眼于保障和改善灾区人民生活、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字字句句体现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倾情关怀,对民生的倾力关注。

  在经历了与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后,在灾区人民基本得到临时安置之后,规划提出的这一目标是对逝者最好的追忆,对生者莫大的激励,必将激发起广大干部群众在抗震救灾新阶段奋勇向前的巨大力量。

  让灾区所有的人民安居乐业,让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的水平。美好的目标不但令人振奋,而且为期不远,仅仅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无论是重建目标之高还是重建速度之快,都将是前所未有的。面对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灾难,我们挺起不屈的脊梁进行了一场最大规模的营救,还要进行一场最大规模的恢复重建。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经过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讨论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做进一步修改,并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在完善批准后规划将付诸实施。在一个曾经遭受8.0级特大地震破坏、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近2000万的土地上,重新建造新的美好家园,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从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恢复,到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从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三年恢复重建之后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任重道远。

  面对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需要兄弟省份的无私援助,需要受灾地区人民的自力更生,需要改革创新的意识,更需要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在抗震救灾之后,夺取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迎来灾区人民美好生活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赵承)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