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制造”归国创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6:56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袁涛 本报通讯员 王汝辉

  ◆热点背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相当一批“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出口、贴牌再返销国内。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在跨国产业链中,中国的纺织品所占附加值比重仅为15%左右,风险可想而知。

  艺达集团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从手绣到机绣,企业进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百强;现在,他们又借强大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在国内市场树起“艺达”品牌。

  今年上半年,艺达销售额为5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20%,但利润反而上升了15%。目前,国内家纺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5%,艺达的利润率则由去年的7%攀升到今年的10%。

  董事长王金广说,做外贸,我们不远万里开拓市场,是发展;面对国内市场,我们创立自己的品牌,是飞跃。谁都知道中国市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那是2004年。当地一家超市歇业,“艺达”盘下后,原来只准备办一个产品展示窗口,结果销售火爆出人意料。今年8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专卖店,尽管是销售淡季,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有8批顾客上门,5批达成交易,交易额少的一两百元,多的800元。去年,就是这家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的专卖店销售额达到1500多万元,也就是说每平方米销售额超过一万元。

  “文登仅仅是个县级市,市区人口只有20多万人。这么高的销售额是我们当初没有料到的。”艺达集团党委副书记张鹏超感叹。实际情况是,这种爆发式的销售在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2007年,在菏泽市,艺达一家专卖店也卖到了600多万元。

  家纺产品内销价格比出口平均还要高10%。“艺达”的市场调查表明:目前国内每年仅结婚、乔迁对家纺床上用品的消费就高达200亿元。100家艺达也满足不了如此强劲的需求。

  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做依托,“艺达”重新调整了市场战略:借助省里“东西对接、突破菏泽”战略,他们投资1.5亿元,在菏泽建起工业园,随后投资近8亿元,建设技工培训、包装辅料、棉纺等项目,在国内南北市场的交结点上着力。这一决策,相当于建立起通往国内市场的“桥头堡”。艺达家纺专卖店现已发展到400多家。他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底,在国内的专卖店达到500家,明年到650家,2010年达到1000家。

  8月1日下午,记者见到张鹏超时,他正在给集团国际贸易事业部的员工开动员部署会。会后,这批原来专做外贸的业务骨干将转到国内贸易事业部工作,主要任务是推广集团的专卖店计划。张鹏超说,这是艺达第三批由对外转向对内的业务员,“我们现在正用比当年做外贸更大的精力做内销。”

  目前,内销额占到了艺达总销售额的20%,预测年底可达30%。“到2010年,我们的内销比例将达到50%,真正实现国内国外两条腿快步走。”张鹏超说。

  ◆企业家说

  立足中国,才能真正放眼世界

  张鹏超(山东艺达集团党委副书记)

  未来的大市场到底在哪里,企业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眼光”看。随着“中国制造”的发展壮大,唯有放眼长远,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牢牢掌握最有潜力的市场,才能赢得主动,取得更大发展。

  同时,也要看到,开拓国内市场不是一件容易事,需投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资金,更需树立品牌意识。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赢得全球市场,中国市场尤其值得重视。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