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校体育场馆如何向社区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05  解放日报

  

学校体育场馆如何向社区开放

  目前,本市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范围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70%以上,且已从中心城区延伸至郊区乡镇,越来越多的学校体育馆向市民敞开了大门。但到学校健身,市民发生意外伤害怎么办?维护器材的资金谁来承担?管理能否跟得上?

  为此,于东航代表在今年两会上递交《建议从硬件建设方便学校体育场馆与社区共用共享》书面意见,建议从硬件建设和管理服务上规范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承办单位表示,在高校和中小学新建或改扩建时,将尽量注意布局的合理性,并落实安全管理负责制。

  布局考虑合理功能分割

  “新建或改扩建的学校体育场馆能否考虑与教学区域分割管理呢?”于东航认为,学校体育馆向社区开放最大的问题在于安全,他建议:将体育场馆的建设位置置于学校与社区之间,并使用隔离栏将它独立分割,分别设置通往社区和学校的大门。上学时段,关闭社区通道,专由师生使用;放学时段或节假日,开放社区通道,便于居民锻炼,又确保教学区域安全。

  实施体育场馆与教学区域分割管理的效果确实:如海事大学南汇新校区的游泳馆更改了原规划位置,将其移至方便市民公众进入健身的方位,学生与市民的游泳活动两不误。松江二中游泳馆在靠近居民社区处另行单独开设一个出入口,游泳人数大幅增加,场馆效益明显提升。

  市体育局表示,近几年来,一些高校和区县中小学校在新建或改扩建时,已对教育教学、体育活动、生活服务区域的功能分割予以重视,尽量注意布局的合理性。市教育部门也考虑,在高校和中小学新建或改扩建时,吸纳有关建议,加强硬件建设方面的服务指导,使学校教育教学建筑和体育场地布局更趋科学合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场馆共用共享作用。

  落实安全管理负责制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校园安全、人身安全及活动安全。除了硬件上的布局建设外,于东航认为软件维护同样很重要,他建议,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时段、管理工作与交接办法,派专人进行有序管理,“有条件时加装电子门禁系统,利用一卡通,通过注册登记,以规范场馆的出入与使用管理。”

  对此,市教委表示会落实安全负责制,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场地开放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安全有序,有条件的街道、社区通过委托社区体育俱乐部承担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过程中人员、场地、活动等方面的具体管理任务。至于人身安全方面,则是施行保险制度,由政府出资为学校体育场地开放购买公众责任险,让去学校健身的市民减少后顾之忧。

  市体育局也表示,在运作上依靠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投入,强化“政府购买服务”功能;在管理上,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分担风险、社区参与管理”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运作管理模式。


本报记者 王海燕 实习生 缪逸王君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