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跨行业 破壁垒 忙借壳 求流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05  解放日报

  

跨行业破壁垒

  本报讯 (实习生 吴晓春 记者 丁波)近一段时间来,上海国有资产整合新动作不断:上海水产集团将12.2亿元远洋渔业捕捞资产注入华立科技,上汽集团宣布拟将其旗下零部件和服务贸易业务注入巴士股份,广电电子收购母公司的液晶显示屏资产。而7月初,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称,将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大股东上海华谊集团持有的上海焦化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一连串的资产重组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将相对优质的国有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借“壳”发展。

  上海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上海国有资产总量达9600亿元,直逼万亿元大关。其中,2007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约330亿元,同比增长54%。即便如此,上海国资依然存在布局过散、流动不畅等问题。目前,上海现有31家企业集团和6个区县下属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70多家,壳资源为数不少,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占整个国资的比重小,只有全市经营性国资总量的20%左右。因此,推动相对优质的国有资产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让资产流动起来,成为今年国资改革的一个突破方向。

  与以往行政力量整合国企不同,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上海国资向上市公司集中突显新的特点:一方面,企业自身整体上市及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意愿增强。以外高桥集团借壳外高桥股份公司为例,公司控股股东上海外高桥集团将44.83亿元资产注入给上市公司外高桥,实现了其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与此同时,上海水产集团将其旗下主营业务———远洋捕捞业务借壳上市,通过资产置换和定向增发相结合的方式,将旗下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评估值12.2亿元注入华立科技,并用其中约14.8%的股权置换华立科技原有全部资产和负债,有力地推动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跨行业借“壳”流动加大,打破行业之间的壁垒,让上海优质国资在全市层面寻找“壳”资源。上汽集团借壳巴士股份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2006年,由上汽集团的整车业务———上海汽车实现整体上市后,被剥离出来的零部件业务和服务贸易业务,虽然盈利状况不错,但集团旗下已没有上市公司壳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今年6月23日,上汽重组巴士股份方案正式出炉。巴士股份在其公告中称,将计划向上汽集团定向发行11.5亿股新股,用以购买其拥有的独立供应汽车零部件业务相关资产和负债。这就意味着,上汽集团的零部件资产通过交通运输行业的壳资源实现上市,一旦重组成功,上汽集团旗下的主要资产就都实现证券化,让这家目前上海国资龙头集团有更大的资本运作平台。

  按照上海国资委的规划,在今后一段时间中,上海还将积极盘活本地上市公司资源,继续推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以此完善企业股权结构,完善薪酬分配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企业加快发展,预计到2010年,上海国资将至少有3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集中到上市公司。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