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权改革,河南为何走在前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20  大河网-大河报

  □岳建国

  7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称,我国将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同时放活经营、规范流转、降低税费。

  不过,这样的重大改革几年前就在河南开始了。据昨日《大河报》报道,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延伸到林地,把集体林地的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据统计,这项改革实施以来,全省林业投资的三成来自社会各界和农民个人,2008年,非公有制造林面积已经占全省造林总面积的69%。这场以产权明晰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河南为什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全国性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样本?毋庸置疑,这是河南人大胆解放思想的一个成果,因为这样的改革只能出自敢于正视现实、抛弃陈旧观念、自觉独立思考、不等不靠上级文件、善于创新体制的实践者和决策者之手。

  河南人民及其改革者明白,要想实现林业生产及生态保护的大跨步发展,必须改变过去集体林权模糊的局面。在计划经济时期,林业产权是集体的,但集体是谁?大家都不知道,这种状况只能导致这样的结果:人人都觉得山上的树林、河滩的林区不是自己的,既然不是自己的,那就缺乏珍惜、保护、努力让其升值的动力,那时的集体林区被盗伐、植树成活率差等,主要原因就在这里。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像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制、允许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城市住宅土地使用期延长至70年那样,在产权明晰上寻找出路。

  产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一个人有了属于个人的、固定的、永久的生产资料,他才能获得可预期的个人收入,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发家致富的努力中去。当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他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和各种规则。河南的改革者自然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利用改革让农民把集体的山林视为自己的山林,像建造住宅一样精心经营自己承包的山林。我们可以想象,当所有农民都这样做了,河南林业生产、生态保护的目标当然也就实现了。

  河南人民及其决策者不满足过去的成果。省委书记徐光春日前在省委八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继续解放思想要在创新体制上下工夫,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我们相信,经过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洗礼,河南人在体制创新上一定会获得新的成果。

  来源: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