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平的追赶思维造就了摩天轮的狂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28  城市晚报

  ■本报评论员:柳五

  近日,中国南海研究院对韩国济州岛、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等4个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应该尝试寻找适合海南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项目,为海南旅游再添新的亮点。为此提出设想,借鉴新加坡经验,耗资10亿建设一座世界第一的摩天轮。(8月5日《海南日报》报道)

  看完这条新闻,不由得让人想起一则神话故事,说的是大山临盆,地裂天崩,当所有的人神都惊诧于这大造化之际,却发现一只老鼠从山腹钻了出来。偌大个研究院,一堆知名不知名的专家,转了一大圈之后,却弄出这样一个拾人牙慧的东西,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因为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在摩天轮项目上向世界第一冲刺过。结果是你追我赶之下,摩天轮倒是越建越高,而所谓的世界第一,却一个接一个地倒掉。这些被寄予了无限期望的旅游新景点,最终也因乏新可陈,以及维修维护费用的高昂,死不起也活不起,不得不在凄风苦雨中挨日子。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而依然能够毫无倦意地东施效颦,说明无论是一些专家还是当地政府,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种发展的迷思,始终突破不了低水平的追赶式的发展思路。一提发展,就是上项目,拉投资,就是GDP。不错,无论项目还是投资乃至GDP,都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潜力以及政府政绩的硬指标。但是,一个地方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我们能在多大的程度上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内生性的动力。

  我们知道,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得益于这次深刻影响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革命,欧洲与日本都从战后的废墟上崛起,但是同样的崛起,二者所走的路线却截然不同,即所谓的以日本为首的亚洲模式和以前西德为首的欧洲模式。于当时的美国而言,前两者都处于追赶的状态。如果比照于今天中国对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既然是借鉴先进经验,那么日本也好,德国也好,二者有可能都成为美国的翻版。事实上,却是三者的鼎足而立,在合作中互补、在互补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反观国内经济的发展态势,落后地区对于先进地区基本上是照搬照抄,相互模仿,你招商我也招商,你扩大投资我也扩大投资,干什么都是一窝蜂,最后只能是同质化竞争。如果说有合作与互补,实际上也是初级产品与原材料和先进技术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关系。没有自己的新路可走,从而沉溺于低水平的重复与模仿,到头来只能是死路一条。所以郎咸平教授就不止一次地批评国人对于“世界工厂”的沾沾自喜。因为我们生产的一些产品尚无法进入高端竞争,我们既缺乏核心技术,也缺乏汉语文化背景下独特的管理技术,一句话,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缺乏经济发展内生性的动力的必然结果,是失去自我,过于注重外部因素的必然结果。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之所以以一个独立的整体面目出现,并区别于他者,就在于其有不同于他者的特征。这个特征是独特的地理、人文共同作用的结果,承载了这一地区乃至国家的全部内涵。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必然要以之为依托。只有在这种内生性动力的作用下,我们拿出自己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东西,合作、竞争、互补才是有可能的,我们才能突破发展的困境。而在这一背景下审视模仿新加坡,耗资10亿建设一座世界第一的摩天轮,就会发现其可笑与荒谬。

  本版联动媒体《早安吉林》

  新闻热线:0431-85675916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