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暑假“亲子时段”,您该做些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30  燕赵晚报

  文/本报记者 郭鹏

  图/本报记者 闫志国

  有人说暑假是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的难得机会,随着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增多,家长有可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爱好、性格、情感、烦恼……因此有人把暑假称作是“亲子时段”。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也有不少家长和孩子因为暑假应该如何过而产生矛盾。连日来本报接到不少学生、家长打来的热线,反映在暑假期间,双方在学习和对待对方态度上产生分歧,就此本报也专门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答案”。

  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

  “我妈每天在家都监督着我学习,都快把我逼疯了。”今年14岁的小兰上初二。小兰说要是在以往,只要一放假,妈妈就会给自己报上文化班、兴趣班,把整个暑假安排得满满的,因为这个假期补习班都停课了,因此自己就没参加任何的补习。

  “我原本以为这个暑假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没想到现在过得比上补习班还要艰苦。”小兰说,补习班没了,每天在家里老妈就变成了“老师”,随时监督着自己,“她好像就不能见我有休息的时候,我刚想看会儿电视,她就过来让我回屋看书去。”

  小兰说,从早晨一醒来,老妈就会开始给自己安排功课,“先是朗读英语,然后是做暑假作业,除了喝水、上厕所以外,我就只能呆在自己的屋里。”到了下午,小兰还要阅读妈妈给她买回来的文学名著、科普知识,“我觉得阅读应该是一件挺享受的事,可是让妈妈这么一安排,我总感到压抑,一点阅读的兴趣都没有了。”

  暑假过到现在,小兰恨不能赶紧找个补习班去上课。小兰说,暑假里妈妈怕自己太过放松而荒废了学习,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每天这么严厉地逼着自己,让自己一点也感受不到放假的乐趣,这有点太过了。

  专家提示:

  “家长在自己儿时总是希望能得到大人的尊重,希望给自己自由的空间,可是一旦自己变成了家长,在对待孩子时又会变得和自己的父母一样。”心理专家说,不可否认,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父母希望通过这样的“高压”,让孩子能多学习,“可是古人早就说过,‘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也就是说,要学会劳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我也想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和孩子沟通一下,可每次都是没说两句,就闹翻了。”市民张先生说,自己的孩子今年上初一,上小学时孩子一直特别听话,家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自从上了初一以后,不知是不是青春期的反叛心理作怪,开始有点和家长对着干的意思。

  “其实每次争吵都不是为了什么大事,有的时候就是多说了他两句,他不仅不听反而还顶嘴,结果说着说着就都急了,最后以大吵一架告终。”张先生说,他原本以为儿子放假之后,接触多了,可以好好交流一下,缓解一下紧张关系,“可没想到,在家接触时间多了,争吵的次数也多了。”

  张先生说,开始谈话时他还能心平气和地说,“谈之前我还特意找了好多的例子,希望能说服他,让他知道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可是我还没说几句,他就不耐烦起来,说我说的这些他早知道了,还说他的想法我们都不懂。”张先生说,他听到这个一下就火了,“我养了他这么多年,有什么我不懂的,我让他跟我说说是什么事,他又不说,就开始沉默。”暑假过到现在,张先生觉得自己跟儿子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了。

  专家提示:

  “家长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孩子顶嘴,就恨得不得了,甚至想用动手来震慑孩子。”心理专家说,对家长来说,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做一位倾听者,不要一遇到与自己观点不符的地方就以“过来人”自居,全盘否定孩子的思想,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甚至恶语相加、大打出手,“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做判断。”

  给孩子一个申辩的机会

  “要是我的父母能跟我谈谈就好了,他们每次都是以命令的方式让我去做事,根本不给我申辩的机会。”正在上高一的王同学说,虽然现在自己已经是一个高中生了,可是父母却总是以命令式的口吻和自己讲话,而且从不让自己表达意见,“每次我刚要跟他们说说我的想法,他们就会说,你一个小孩子能懂什么,听我们的就对了。”

  王同学说,现在放了暑假,父母给自己的安排就更多了,“前一阵儿就因为我在家上网的时间超过了他们规定的时间,他们就罚我一个礼拜不许用电脑。”王同学说,其实他那次是和一个同学聊天,聊得挺高兴的,就忘了时间,“他们非说我这人自制能力差,不能管住自己,根本不听我解释。”

  专家提示: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一个申辩的机会,不要把孩子的申辩看成是他强词夺理。”心理专家说,要懂得尊重孩子,给对方一个平等的表达机会。

  此外,在对待孩子时,家长应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有一点错就总是板着脸指责他,应尽量避免伤害他的自尊心。“其实,家长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越自尊,越是自尊,他就越会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反而会比赤裸裸的训斥效果好得多。”

  和孩子一起分享。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