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园变美了 幸福来敲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38  长沙晚报

  

家园变美了幸福来敲门

  在新河街道,沿街门店经过城市协管人员“洗脸”后,面貌焕然一新。均为小刘军 摄

  

家园变美了幸福来敲门

  开福区市政中心的工人正对损坏的人行道进行修补,在他们的努力下,破损道路很快恢复平坦。

  编者按

  小巷灯亮了、小店整洁了、小区小院变靓了……按照市文明委要求,围绕社区“四小”、办好“四件实事”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月”活动正在全市展开,各区各单位积极推进小巷、小区、小院、小店的改造、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亮化路灯、疏通下水、修补路面、环卫保洁四件实事,为广大群众营造出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今天,请和记者一起走进开福区,感受这里的文明新景。

  这几天,许先生和未婚妻正一起为即将到来的婚礼做准备。两个从外地来长沙工作的年轻人几经周折,终于决定将新家安在东风二村。许先生坦率地说,东风二村的房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社区环境丝毫不比高价的商品房小区差,而且地处老城区,生活便利,住在这里很舒服。

  7月份以来,开福区以文明创建全面冲刺为契机,迅速组织开展“为民服务月”活动,全力抓好小巷、小区、小院、小店的改造、建设和管理,经过努力,居民们的生活环境愈变愈美,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热情也越来越高。

  镜头一

  古街小巷重现神韵之美

  【家园变化】赐闲湖路是长沙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巷,3年前投资200万元整修后,这条路带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展现在市民面前。可时隔不久,古街的各种景点就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青砖墙上不时出现油漆抹上去的办证、招聘之类的“牛皮癣”,一些纪念碑上的字迹已残缺不全,绿化带里还有白色垃圾。

  8月1日,开福区环卫管理中心正式在全区背街小巷启动24小时保洁制,在请专业公司进行清理的基础上,新增200名保洁员,不断提高保洁标准;园林管理中心则迅速启动补损机制,补种花草,保证苗木的完好率,加强小街小巷的绿化维护。居民群众也自发加入到“护街总动员”的行动中来,短短几天时间,赐闲湖就恢复了原有的神韵之美。

  【亲历者说】 82岁的老党员何芳仪是社区“义务护街巡逻队”中的一员,他对这条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古巷有着深厚感情:“赐闲湖路就像是自家的客厅,每次有朋友来,我都要带他到这里,小巷变好看了,我感到特别高兴。”

  镜头二

  安置小区成模范社区

  【家园变化】四方坪街道胜利社区是一处农民安置小区,乱扔垃圾的现象在小区内经常出现。不久前,垃圾终于将社区的排污沟彻底堵塞,天气越来越热了,沟里不仅滋生出大量蚊虫,还散发难闻的臭气,让水沟附近的居民根本没有办法开窗。

  “四小”整治行动开始后,开福区市政、园林、环卫等部门先后派人到现场搜集情况,督促整改,社区里还首次开进了专业的淤泥清理车。街道、社区20余名党员志愿者扛着锄头和铲子来到现场,积极配合清淤行动。疏通暗沟后,大伙又凑钱开挖出一条30余米长的明沟,配合原有暗道排水,使得积水将近一年的小区“湿地”终于变成了“干地”。在最近的一次评比中,胜利社区还被四方坪街道评选为文明创建模范社区。

  【亲历者说】 张女士就住在昔日的臭水沟旁,一家人因为这条沟吃够了苦头。对于小区环境的变化,她感触良多:只有整个小区环境好了,我们居住的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社区变成了模范社区,我们也要争当模范居民。

  镜头三

  脏乱差的小店不再“霸道”

  【家园变化】面粉店七八张桌椅摆到人行道上“露天经营”;水果摊贩把店外三米以内的范围霸占,变成“水果展示区”;小吃店门口堆放着煤灰垃圾,夏天一到,蚊虫遍生,店与店之间的白墙壁也已经脱落变黄,招牌更是摇摇欲坠。华夏路店面整治之前的旧貌,相信许多人都记忆深刻。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了另外一番景象:沿街破损的路面已经修复,完全看不到垃圾的踪影;水果店也把延伸至马路上的“爪子”收了回去,店内每个水果展示区都规规矩矩放置了阶梯架子;沿街小店的招牌被换置成统一式样,显得整齐划一。走进任何一家商店,都可以看到营业执照和卫生执照等证书,工作人员笑脸相迎,让每位顾客如沐春风。

  【亲历者说】 肖强是华夏路上的水果店老板,对于文明创建中对小店的治理,他表示很支持:“政府在为我们做实事,我们当然要配合,店子干净整洁了,生意都好很多。”

  镜头四

  城中村小院成休闲花园

  【家园变化】 开福寺路旁的上坪小院里住的大多是老年人。住在一楼的王娭毑爱种些花花草草,自家阳台摆不下了,就把院子的前坪划入自己的“领地”,20多盆花草摆在一起杂乱无章。三楼的王爷爷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就干脆将院子里的花坛开辟成菜地,种上辣椒、黄瓜。老人们节俭,楼道里堆满的杂物舍不得丢弃,小院子一不留神就成了废品收集站。

  谁能想到,短短几日内,上坪小院就变身成了一个休闲花园。新河街道城管办的工作人员帮爱养花的老人每人做了一个铁质的花架,摆放在院子前,形成了一个小花坛。这样,老人们方便了许多,小院的风景也愈来愈迷人:花坛里重新种上了各式各样的观赏植物;破旧的围墙上绘上形象的漫画后,成了远近有名的廉政文化墙。

  【亲历者说】对于小院的治理,家住上坪小院三栋四楼的陈伟拍手称快:杂屋现在被彻底腾空,变成了单车停放处,居民的自行车再也不用日晒雨淋了。菜园子恢复成了花园,老人、小孩又多了个休憩场所。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