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体中心探访广西奥运健儿覃和 正进行技战术训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7:46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特派记者 蒋士元

  覃和是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广西健儿中较有实力夺牌的一位。不过,由于以往曝光的机会不多,人们对他知之甚少。8月5日,打探到覃和在奥体中心训练,记者决定前去探访一下,悄悄看看他的训练情况,再跟教练聊一聊。

  艰辛:

  寻访之路颇费周折

  记者下榻的宾馆就在“鸟巢”几公里外,走出宾馆100米左右,就可以看到“鸟巢”边上那座盘古大观的龙形楼顶。从地图上看,盘古大观正好处在宾馆与奥体中心的中点位置。从宾馆到奥体中心,即使步行,也不过三四十分钟。

  据说摔跤队通常在上午9时开始训练。尽管路途不算远,记者还是决定8时就动身,心想:提前到那里等着,采访的时间可能会充裕些。

  出发之前,记者再一次查了地图。从地铁运行图上看,只要从健德门站上10号地铁,先坐一站再到北土城站下车,转8号线(奥运专线),坐一站就可以到奥体中心。

  记者出门800米左右,到健德门地铁站。把背包过了安检机之后,凭记者注册卡领取一张地铁票,进站,坐上漂亮舒适的地铁,眨眼之间,北土城站就到了。下车,顺着“8号线转乘”的指示牌,竟然走到了地面。难道走错了路?一问,没错。8号线必须从另一个地方经安检才能进入。原来,作为奥运专线,安检很严,而奥运期间将有大批观众乘坐,如果不另设入口,难免会造成拥堵,影响10号线的正常运转。8号线入口离着三四百米,还得排队过安检,只好改坐奥运公交。正好北土城地铁站出口处就有奥运公交1路,一看站牌,奥体中心在上一站。于是折回地铁站从另一出口来到对面,准备坐反方向的车,一站就到奥体中心。谁知道对面的公交站根本看不到奥运专线1路车的标牌,打听后才知,1路线是环线车,只往一个方向开。这意味着得绕一大圈才能到奥体中心。太浪费时间,还是坐8号地铁吧。8号线安检跟坐飞机一样严,好在人不多,没费什么时间就顺利进入。一站之后,车子停靠在奥体中心。记者乐滋滋地下车,一安保人员过来制止:“今天这里不能下,到下一站去吧。”原来正碰上开幕式预演,奥体中心站临时关闭。只得辗转到下一站奥林匹克公园。公园真大,有点辨不清东南西北了。

  一番曲折之后,记者终于到达奥体东门,手表上显示的时间已是10时35分。

  无奈:

  近在咫尺望“覃”兴叹

  虽然走得两腿发软,记者看到“奥体中心”4个大字时,还是有目标在望的欣喜与激动。

  又一次严格的安检之后,记者终于进入奥体中心。事先已打听到摔跤队在综合馆训练,便直奔综合馆而去。推开门,哈哈,正好有一群摔跤运动员在训练。连忙掏出相机,寻找覃和的身影。左看右看,却没看到覃和。再一细看,原来都是练古典跤的。逮住一位队员问自由跤在哪训练,得到的答案是“二楼”。 于是直奔二楼。

  果然,在训练馆的最里边,看到了覃和与教练罗强。记者不想影响覃和的训练,便想悄悄过去与罗教练打个招呼。不料刚迈出两步,有人大声制止。晕,原来狂喜之下,连鞋都没脱就上了摔跤垫。脱了鞋再踏上去,罗教练已经看到了记者,举手向记者打招呼。覃和也站在一边向记者招手、微笑。

  记者只好在场边默默地观看。覃和与陪练在场上练了几个抱摔动作。两人没有真摔,只是比划一下, 那样子有点像在拍武打戏时设计武打动作。不过,覃和的身上闪着一层亮光,远远都可以看得出他浑身是汗。估计在记者来到之前,覃和的训练量不小。训练馆里,一共有10块摔跤垫。5名即将参加奥运会自由跤比赛的中国运动员分散在不同的垫子上,有的席地而坐进行小憩,有的在慢跑放松,有的则在练习动作。引人注意的是,有一名洋教练和两名块头很大的外国运动员也在场上。

  不多时,罗强教练喊道:“覃和,不练了,做做牵拉,放松一下,准备收工。”覃和卧在垫子上做了一会牵拉,又开始小跑。在自己的垫子上小跑两圈后,覃和与另外一名队友并肩朝记者跑过来,到记者身边时,覃和友好地冲记者笑笑,然后才转身跑开。记者知道,他是有意过来的。虽然不能接受采访,但他对家乡人来看望还是挺高兴的。罗强则把记者叫到旁边坐下,说:“采访不行,坐一坐还是可以的。”

  欣慰:

  媒体同行热心帮助

  看到记者打电话,一位也在一边观看训练的同行友好地打了个招呼。原来是新华社专跑摔跤项目的记者张云龙。他说:“我经常进来,但也只能在旁边看看。”

  得知记者从广西来,张云龙特别热情。他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掌握的情况。他说,覃和属于斗志很顽强的选手,有一股拼劲。但他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蛮汉,而是智勇双全,脑子活,反应敏捷。覃和的比赛安排在8月19日,估计赛前几天才会入住奥运村。这一段时间,覃和主要是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力量训练,估计从下周起将进入调整状态,把体重降到合适程度。

  当记者问到训练场上的几名老外是什么人时,张云龙说,他们都是中国摔跤队请来的,一位是德国籍教练,另两人是陪练。他们的到来,对中国摔跤队很有帮助。

  正说到这时,那名德国教练把覃和叫到身边,给他演示了一个抱腿动作,然后叫来一名身材高大的陪练,让覃和去抱他那桶一般粗的大腿。当覃和施展自己的抱腿功夫时,起初几次,洋陪练都摇摇头,身体纹丝不动。五六次之后,洋教练和洋陪练才点头认可。可能是想让覃和巩固一下,洋教练又亲自与覃和比划了两下。这时,罗强说了声:“下课了!”记者瞄了一下墙上的大钟,时针刚好指向11时。

  记者决定不打扰覃和,便起身准备离开。回头一看,覃和正向记者挥手告别。记者冲他一笑,竖起大拇指,然后又做了一个握拳的动作,说:“你很棒!加油!”

  罗强特意走过来说:“请告诉家乡父老,覃和现在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争取发挥出最好水平。”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