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向群连”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8:17  大江网-江西日报

  7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广州军区某团“李向群连”的光荣事迹。10年前,这个连队的一名战士李向群,在抗洪救灾中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被中央军委授予“新时期英雄战士”的荣誉称号;10年来,这个连队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引导官兵向李向群学习、向李向群看齐,连队连续8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两次被军区评为“基层全面建设标兵连”,有15名官兵受到军区和全军的表彰,连队被广州军区授予“李向群连”的荣誉称号。

  一个英雄战士是怎样“带出”一个英模群体的?在现实中,一些地方、单位也涌现出了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却为什么没有“一花引来百花开”?个中缘由,值得探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0年来,连队的官兵换了一批又一批,然而,李向群却从没有被遗忘,他的事迹和精神如同一座富矿,被不断地“挖掘”、“提炼”,成为滋养连队官兵的宝贵精神食粮。不论是新兵进连,还是干部调入,都要在连队门口的李向群雕塑前立誓:当兵就要当这样的兵,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有的官兵入伍动机不纯、缺乏理想追求,连队就教育他们像李向群那样提升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的官兵不爱学习、技能落后单一,连队就引导他们像李向群那样求知,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经常化,能文能武、能军能民;有的官兵在训练中怕吃苦、怕受累,连队就要求他们像李向群那样敢拼、能拼、善拼;在抢险救灾中,李向群的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引领全连官兵舍生忘死、奋勇战斗……学英雄事迹、创英雄业绩,“李向群连”就是这样炼成的。

  反观我们的一些部门和单位,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鼓舞和引导作用。有的把树典型当成对外宣传、展示成绩的“形象工程”,甚至把先进典型当成装点“门面”的“花瓶”;有的认为先进模范评出来了,其他人能否见贤思齐、比学赶超,那完全是个人的事,故而忽视了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身边的榜样本来会让人觉得更可亲、可近、可学,但有的地方却一味地拔高先进典型,使得他们“高不可攀”,让干部群众对他们产生“只可远观,无法近学”的矛盾心理;还有的在宣传典型时空洞无物、大而化之,不引导人们联系自身实际去学,不着眼于解决人们的实际思想问题,因而对促进工作帮助不大、收效甚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只有引导人们去学习这些好榜样,才能真正变成推动单位和部门工作的巨大精神动力。也只有如此,榜样才具有鲜活、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而不至昙花一现。余霞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