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白鹤泉与白鹤泉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8:38  长沙晚报

  白鹤泉位于岳麓山麓山寺观音阁右侧的岩石下,此处系清风峡口至响鼓岭峰顶这一大裂隙的中段。因山上树木茂盛,丰富的地下水经沙岩滤泄至此涌出,源源不断,清澈透明,甘甜清凉,无论冬夏从不枯竭。明代《岳麓书院志》说:“泉出石中,甘洁不涸。”又说“常有白鹤飞止石巅”。清代《新修岳麓书院志》也说:“泉出石中,甘冽绝伦,尝有白鹤守之,刻石记其上。”故称为白鹤泉。泉水夏凉冬暖,四季流量均衡。所以古人称白鹤泉为岳麓山第一芳泉,地方老百姓称它为“灵水”。因泉水味佳,历代麓山寺僧都以它为饮用水,市人旅者来此品饮者也不少。而文人墨客,在饮水之余有感于泉水之妙,又多以诗词记之。其中较有名的有北宋赵忭的《白鹤泉》、南宋张栻的《和石通判酌白鹤泉》、清代张九镒的《白鹤泉》等。

  历代人士对白鹤泉爱护有加,精心修筑泉台,加以呵护。清光绪三年(1877),湖南粮道夏献云,在泉台上筑亭,并竖白鹤泉碑,上刻张栻《和石通判酌白鹤泉》、《清风峡》、《兰涧》、《石濑》,朱熹诗《兰涧》、《石濑》及夏献云跋文,书者为杨翰。抗日战争中亭被炸毁,今亭为1956年重修,碧瓦朱楹,清丽雅致,亭内绘有白鹤图,倒影水中,仿佛真的一般。石碑仍位于泉台上,诗文均清晰可辨。

  此碑高二米二,宽零点八四米,碑额“白鹤泉碑”四字为隶书。“白鹤泉碑”的“鹤”少了一个“鸟”,是基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原来泉水之所以如此甘甜清凉,喝了可以延年益寿,是因为有两只仙鹤日夜守护在泉旁。当时长沙王把它当作长寿的神水,每日派遣侍从渡江背水,供其饮用。一日背水侍从舟到江中,突遇狂风暴雨,装水的水罐被颠翻,泉水点滴无存。侍从十分着急,恐怕误了长沙王饮水的时间,便取了湘江的水回宫复命。长沙王在喝水时不见白鹤飞舞,欲以欺君之罪杀害侍从。仙鹤得知此事,感愤暴君的残忍,飞走了。从此,白鹤泉旁不再有双鹤守候,泉水也没有以前那么灵验了。后人在立碑的时候有意将“鹤”字少写了个“鸟”,以示“鸟”飞走了。

  虽然鹤已不在,然而千年的泉水依旧甘甜,白鹤泉也给了长沙人无限美的想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