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是家照相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09:51  大河网-河南商报
河南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是家照相馆
李桂标至今还珍藏着当时的一些影像资料

河南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是家照相馆
洛艺彩色摄影冲印服务中心开业时,曾引起不少争议

  你知道河南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吗?说出来你一定想不到。这家企业就是于1984年六一”正式开业的一家再普通不过的照相馆——洛艺彩色摄影冲印服务中心。

  -商报记者 王向前 文/图

  - 意向

  港资企业盯上河南的照相业

  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随着证件照及旅游留影的激增,加上靠近港澳等地可以便捷地引进技术,一统天下的黑白照开始走下坡路,彩照异军突起。但在河南,照片还是单调的黑白色,既没有可照彩照的摄影店,也没有能够冲洗彩照的冲印店。

  “你可别小看照相,这也是高科技,是光与影的结合,从照相到冲印,都需要技术。”今年70多岁的洛阳人李桂标说。他就是“照相技术基因”之一,老家在广州,新中国成立后,懂得照相技术的他响应国家“支援内地建设”的号召,带照相人才落户洛阳。

  风雨飘摇中,李桂标和他的“红光”黑白照相馆在洛阳历经冲击,进入了上世纪80年代,固守着既有的黑白照市场。“内地观念落后,投资彩照光冲印设备就需要很多钱,没人有那个实力,也没有人愿意出资买。”李桂标说。

  1978年后,河南和外界联系日渐增多,其中香港一家名叫艺吴企业有限公司的企业(以下简称香港艺吴),与河南省国际信托投资服务公司有业务往来,经常到河南考察。考察中他们发现,沿海红火的彩色照在河南还是一片空白,没有一家专业彩色照相馆,如果投资,前景一定非常好。

  李桂标称 ,当时社会开放的思潮还不稳定,内陆政治形势不太明朗,为降低风险,这家港资企业决定找一个河南的照相馆合资,共同开拓市场。

  - 结果

  当时在河南,郑州、洛阳等市都有名誉不错的照相馆,实力还算可以。香港艺吴首先在河南的省会郑州寻找合作者。

  郑州是河南的“政治中心”,对政治相对敏感。改革开放后,虽鼓励各地发展经济,可那时河南还没有实现利用外资零的突破。所以,和香港(当时香港尚未回归祖国,港资属于外资)的“资本家”合作,省会郑州的照相馆有些担忧,不能放开手脚。最后,香港艺吴把目标定在了洛阳市。

  这是河南的第一个利用外资项目,党政部门都非常重视。李桂标回忆,当时的省委、省政府研究后,先把香港艺吴介绍给洛阳市。洛阳市的外经委、市财委、主管服务业的二商局三个机构又先后出面洽谈,香港艺吴才与直接管理照相馆的洛阳市服务公司联系上。

  1982年12月,省国际信托投资服务公司、香港艺吴和洛阳市服务公司三方开始正式谈判,敲定合资意向。洛阳市服务公司下属的“红光”照相馆负责人李桂标被推选出来,筹备备受关注的河南首个中外合资照相馆。

  根据合作意向:合资企业名称为“洛艺彩色摄影冲印服务中心”(下称洛阳彩印),注册资本及总投资为12万美元,其中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占20%,香港艺吴占45%,洛阳市服务公司占35%。

  - 批复

  国家工商总局亲发营业执照

  根据1979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成立中外合资企业,需要得到国家、省、市三级政府的同意,还得由国家工商总局下发营业执照。

  洛阳市政府首先看到了可行性报告,市领导就此事召集有关部门研究,随后,报告递交到省政府。1983年5月5日,报告得到省政府批复,并上报国家。

  沿海地区的“合资”企业越来越多,就在李桂标和同事们等着国家“例行”批复时,发生了意外。1983年9月20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条例》规定,洛艺彩印经过省、市两级政府审批的企业合同和章程,需要修改。

  来不及抱怨,合资各方会合研究《条例》,修改一系列文件再次上报。此次省、市两级政府审批快多了,1983年11月30日,省政府递交到国家的报告得到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复:同意合营各方签订的合营协议、合同、章程。

  《洛阳市二商志》也写道:“这是河南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 争议

  有人称这是给资本家当“帮凶”

  其实在审批过程中,李桂标和支持“合资”者除了担心政策是否允许外,还面临着身边人对“合资”的各种议论。

  时任洛阳市二商局副局长的刘玉祥介绍,在得到“外资”愿意到河南投资的信息后,河南上下还是很高兴的,也想促成这桩“婚姻”。所以在政策上是支持的。而李桂标说,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政府是支持,可怎么做,却没有意见,让我们去摸索,我们心里都没底”。

  同时,李桂标身边一些没有意识到时代在变的同事、朋友,也在悄悄议论:“资本家是剥削中国人的,打倒都还来不及呢,居然还合作?”有一些言论更伤人:“现在有人主动给资本家当帮凶。”

  还有一些人关心的则是工资能不能发下来。黑白照经营很不错,突然变成专业彩色摄影,业绩会不会下滑?

  为此,与李桂标关系好的人劝他:“别和资本家合作,如果前景好,中国人自个儿干,不能让外面的人来分这个钱,让国家、集体的财产流失。”

  但李桂标明白,发展彩照是大势所趋,合资也是“前途光明”。如果能和香港合资,河南就能引进香港先进的彩照设备,占领行业制高点。

  - 遗憾

  烦琐审批让别人抢了“头彩”

  拿到执照后,洛艺彩印开始申请外汇和办理设备进口申请手续。1984年3月17日,全套先进彩色冲印设备从日本、香港运抵深圳。

  那时,显影液等物品还属于严禁托运物品。无奈,洛阳只得派专车去深圳拉设备。反复折腾几次调试后,已经将近“六一”,这是摄影店开业的大好日子。仓促间,洛艺彩印在当年“六一”开业。

  让李桂标遗憾的是,这时的洛阳彩印已不是河南第一家大型彩色摄影店了。就在漫长的审批和运输设备期间,郑州一家国营彩色摄影店也在运作,并在此前开业。

  开业头一个月,洛阳彩印生意并不好,由于价格高,市民很少光顾,承接的多是单位业务。此后,随着彩照越来越流行和打交道者的口口相传,名气渐大,生意渐好。

  开业仓促,洛阳彩印没有来得及剪彩。在开业一个多月后的1984年7月28日,洛阳彩印补办“开业剪彩仪式”,洛阳市政府领导、香港新华银行总经理(作为香港艺吴的代表)等出席剪彩仪式,作为照相馆总经理的李桂标脸上乐开了花。

  - 尾声

  风雨十年见证改革浪潮

  彩照市场越来越大,洛阳彩印的影响超出洛阳,进入三门峡、南阳等地。

  《洛阳市二商志》记载,借助省内照相业最先进的设备,开业以来,洛阳彩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从开业到1991年9月底,营业收入共计489万元,实现利润116万元。

  职工们的收入也大幅提高,开业第一年,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就比同行业职工多出近30元。“职工们都不埋怨我了,还夸我有眼光呢。”李桂标很自豪。

  1992年,洛阳市对三资企业进行考核,洛阳彩印被评为洛阳市最佳企业之一,李桂标也被评为优秀经理之一。

  但这一切都在1994年戛然而止。这年12月合资合同期满后,各方都已经收回了投资。经友好协商,一时风光无限的洛阳彩印,即河南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完成使命,解散了。此时外资在河南的投资已是遍地开花。

  退休后的李桂标,把有关洛阳彩印的资料搜集装订成册,时常回顾。“当时我想的只是打开河南的彩照市场,谁能想到它竟然是河南的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成了河南利用外资的先行者!” 李桂标说。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