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驱动 安徽跨入创意经济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12:09  安徽市场报

  

创新驱动安徽跨入创意经济时代
倪路/图

  7月25日,盛夏的合肥阳光灿烂。省人大6楼会议室,安徽省发展创意经济座谈会举行,一群关心创意产业的人在此聚会。

  “创意产业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也成为不少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创意产业大有所为。”

  “安徽应该成立一个研究会,促进安徽创意经济的产业化。”

  ……

  七嘴八舌的讨论,正是思维的碰撞,也可以看作是创意的小小体现,关于成立安徽省创意经济研究会的动议最后成了这场座谈会的主要议题。

  或许,一场酝酿已久的创意经济产业化将在安徽掀起。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创意产业大概达到2004年GDP的6%,而十七大更是给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机遇,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吴林圣记者樊立慧

  文化创意产业先遣

  提起创意产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确,安徽这几年在文化创意产业上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去年11月,合肥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产业交易会,美国、日本、韩国的动漫业巨头齐聚于此,成交额达几十亿元,合肥还据此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网上动漫行业交易平台。有人说,这次动漫业盛会“擦亮了安徽,领跑了行业”;也有人说,近两年安徽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与快速起跳。

  曾几何时,“孙悟空斗不过米老鼠”,成为国产动漫尴尬处境的形象描述。然而,当我国第一套原创卡通动漫图书、安徽少儿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占据全国少儿读物销量榜首位置达半年之久、销量达创纪录的1600万册、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动漫品牌之时,许多人在惊讶的同时,不禁暗自赞叹。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告诉记者:“这两年,我们集团通过图书的创意,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通过动漫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图书和其他载体的嫁接,在动漫产业功能的延伸、市场开拓上有了自己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去年,安徽出版集团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龙头,加快市场化步伐,大力延伸与拓展产业链条,营业额突破30亿元,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出版集团之一。

  近年来,安徽从创新观念、创新手段、创新内容入手,全力推进创意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政策上扶持,环境上优化,体制上创新。合肥、芜湖等地安排专项资金,出台优惠政策,打造集动漫创意、研发制作、人才培训、衍生产品生产流通等功能齐全的动漫产业集聚中心。全省组建了报业、发行、出版三大产业集团,出版集团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转制的大型文化企业。安徽省还特别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两家民营文化企业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网络广播、网上电视、手机报纸等新兴文化产业及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兴起。近三年,安徽文化GDP增速高于全省经济增长9.8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文化产业总投资近700亿元。

  安徽上演“双城记”

  作为后起的省份或者城市,发展创意产业有优势,省经济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近一、二十年新兴的城市来说,创意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利用最少的自然资源,组织发展具有领先的产业体系,实现快速崛起和成长。

  就目前来说,安徽的合肥、芜湖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正上演着创意产业的“双城记”。

  7月9日,芜湖新华958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评审会举行,曾经的旧厂房将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创意地产。据介绍,芜湖新华958创意园项目的出现将是芜湖乃至全省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也是该市第一个旧厂房改建文化创意地产。

  “这应该类似于北京的798,对于芜湖这座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名城,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市区的许多老企业在见证这座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同时,其本身也蕴含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元素。”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除此以外,芜湖已经成立了动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动漫发展的战略部署,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在政府大手笔的支持下,以“方特”为标志的动漫产业一定可以引领芜湖动漫迈向发展的新阶段。

  在合肥,以安徽出版集团等为代表的文化企业也掀起创意产业的发展潮。

  动议成立“安徽省创意经济研究会”

  在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在凸现。中国的创意产业发展,亟需突破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调查显示,82.09%的企业认为目前中国创意产业需要更多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超过六成的企业期盼资金的扶持和建立完善创意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于创意产业自身来说,除了应该重视产品的内在质量,完善相关机制外,最重要的应该要马上加强渠道建设,建立健全配套完善的营销推广服务体系,真正让创意走进寻常百姓家。

  另外,要注意在管理上更多地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克服国内企业的传统弊端。在建立企业内部模块化管理体系之后,要更多地在模块之间的融合和协调环节上多下工夫,使整个企业系统整合,高效运作。

  “安徽应该成立创意经济研究会。”在7月25日召开的安徽省发展创意经济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明确创意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安徽创意经济的特色品牌;引导创意产业的合理布局,提高存量控件资源的配置效率。”

  擦亮创意产业的“徽”招牌,此后,安徽创意产业将风生水起。

  ■相关链接

  创意产业星火燎原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创意产业其实由来已久,据说,最早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只是长期以来,创意一直没有被看作是产业,或者产业化程度不高。198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默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他的这种理念最终被聪明的英国人首先接受。短短几年时间,创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球各发达国家。

  记者了解到,创意产业的定义实际上很宽泛,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曾对创意产业下过一个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据介绍,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创意产业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型,其创意产业以文化产业为主体,较多地涵盖精神产品层面;二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太型,其创意产业以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为主体,兼顾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个层面;三是以中国内地为代表的本土型,其创意产业以产业服务为主体,更突出地强调物质产品层面。

  目前,创意产业作为利润增长性强、就业容量大的新兴产业,正在国际上形成发展热潮。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年增长速度递增。

  中国的朝阳产业

  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创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为9.47%,在2005年以及2006年,创意产业平均利润率继续强劲增长,利润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当年GDP增长率,充分表明创意产业在国内的朝阳性质。

  而在此期间,国家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也开始出台。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在具体的行业政策方面,有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财政部等10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而十七大报告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造活力”、“文化软实力”、“文化权益”、“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更是频频闪现,显示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传统的创意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也越来越受欢迎,“它融合了传统和现代技术,这些都是中国繁荣的重要因素”。数字创意内容、出版和设计,以及艺术品可以说是最有竞争力的创意项目,这就使得中国成为第三大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国,占据了亚洲新兴创意产业的领先地位。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