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砀山风暴”吓人一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14:09  金羊网-羊城晚报

  S

  世相深看

  SHIXIANGSHENKAN

  □吴应海

  安徽砀山县干部作风、部门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虽然仅是一个只有11名工作人员的非常设机构,但在短短数月内,针对县直单位的检查打分动真碰硬,公开通报多名实权部门负责人,建议开除多人,所有的活动都向社会公开通报,并不遮掩、护短。砀山县委也据此作出决定,免职多个部门一把手。(8月4日《成都商报》 )

  按理说,面对这一个旨在整治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率的“吏治风暴”,应该拍手称快。可笔者读罢,却意外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其一,新闻告诉我们,砀山县“两风办” 在一次创建活动中,对全县83个县直机关进行了检查打分,小小的一个县,竟有7成机关单位工作作风、服务态度不合格!那么,这个县的主要领导、日常的监督机构以前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呢?他们的“肚量”咋这么大,为什么直等到机关作风“病入膏肓”了才出手呢?

  其二,新闻还告诉我们,这个砀山县“两风办”主要工作方法是,不采取“听汇报”的传统方式,而是实地查看,然后就依据自己的看法给出结论。这种做法确实可以杜绝许多虚假的东西,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要评判一个部门或一个政府官员的工作,群众的意见应该起决定作用,如果让群众缺席,那这样的评判很难确保公正。要是砀山县“两风办”的人心存不轨,故意包庇某个人,或欲打击报复某个人,那不是易如反掌?显然,让砀山县“两风办”独握如此“治吏”大权,实在高风险。

  因此,笔者有两个建议,一是“吏治风暴”应该首先刮向曾经不作为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否则何以服众?二是“吏治风暴”要给群众话语权和决定权,不能单让某个部门说了算。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