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队员喊她“珍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6日14:30  金羊网-羊城晚报

  

队员喊她“珍妮”

  12年前退役后决定去美国新墨西哥州念大学,郎平(见上图)的初衷是过一个平常人的生活,“我就是想像普通人那样上街看个电影,那时还真不知道是我看电影,还是人看我!”郎平如今已经很难去回忆当时的北京了。“虽然我每年都回国两三趟,但每次都不认识,变化太大了。每次上街我都要找路牌,总得问我姐姐,这是什么地儿啊?”

  如今的郎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珍妮。这是她的英文名。美国女排队员、官员和记者,都这么称呼她。珍妮的英语如今说得很溜,还经常说些幽默句子,让老外也莞而一笑。郎平说,自己老了,或者说自己变了。和1988年奥运会相比,现在的她是一个全新的她:“以前看着队员一个动作没做好,我会很揪心。现在我会想,她的下一个动作可能很漂亮。”

  队员也感觉到了她的改变,而更让她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郎平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参加了四届奥运会的老将丹尼尔说:“不是亲眼看到真的很难相信,这么多观众会为对手的主教练欢呼。”她说的是2005年在宁波的比赛,“有一次一位母亲抱着小宝宝,拼命地向坐在车里的珍妮伸手,就为了让孩子触摸一下她,简直不可思议,这种受欢迎程度连乔丹都办不到。”

  不过,谈到不能避免的“和平大战”,郎平不高兴了:“其实我真的很不喜欢这个称呼。现在中国代表团里有很多外教,这是国际化的潮流,互相学习的趋势。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比赛时,有18000多观众,我只是希望,我的队员在那样喧闹的环境下还能听见我在说什么。”对于美国女排的目标,郎平说“很简单,就是小组出线,至少打入1/4决赛”。

  采访结束时,有人提起聂卫平批评她不该执教美国队,郎平笑笑摆摆手。不过,郎平日前曾明确表示,自己也有思想斗争:中国人做外国队的教练行吗?同胞们能接受吗?最终,她觉得:中国体育已经向世界的优秀教练敞开大门,中国排球教练能够“出口”到其他体育大国,这是中国人的荣耀。

  特派记者 苏荇 谷正中 林本剑

  (本报北京专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