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现有8个转移园将合并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02:4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潘勤毅)尽管东莞有8个省级产业转移园,但无1家入围省首批产业示范园。东莞市经贸局局长陈桂明表示,东莞明年将申报第二批省级示范工业园,而现有8个转移园将合办或依靠市场规律自动消失。有专家表示,产业转移本身是有成本的,加上新的产业园配套、交通都存在不便,因此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磨合,而东莞转移企业层次不高,也影响了产业转移园的发展。

  东莞省级产业转移园数量最多

  前日,2008年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的专家评审会圆满结束,梅州、肇庆、河源3个候选市将分别获得5亿元的扶持资金,发展产业转移示范工业园。

  东莞省级产业转移园数量最多,时间最早,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试点城市,为何东莞没有入围首批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对此,东莞市经贸局局长陈桂明解释到,广州、中山、深圳与梅州、肇庆、河源等市合办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申报时间比东莞早,从目前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也相对比较成熟。因此东莞没有申请报名评选。

  陈桂明表示,东莞正在和惠州合作再建设一个约10平方公里的市级产业转移园,结合东莞家具、毛织、服装、鞋业、玩具、电子等特色产业,力争把园区打造成特色鲜明的产业转移基地。

  目前东莞市有关部门正就园区建设方式,税收分成等具体事项与惠州方面展开协商,但在今年肯定会达成全部细节。

  “东莞将和惠州把这个产业转移园建设成开发进度快、效益突出的转移园,我们希望明年能将其申报成第二批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陈桂明说。

  8个转移园缺乏规划比较分散

  东莞市外建设的省级认定的产业转移园有桥头(龙门金山)、石龙(始兴)、石碣(兴宁)、东坑(乐昌)、大朗(信宜)、凤岗(惠东)、大朗(汕尾)和长安(阳春)8个,数量上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目前还有两个产业转移园正在报省政府审批。但目前从东莞转移到园区的企业总共才9家,进展并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2005年12月被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首批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规划初步定在服装、纺织、食品饮料加工、机电、精细化工等方面。

  开建以来,石龙镇已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3年过去了,目前只有7家企业与园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涉及电子、制衣等领域,但没有一家企业正式投产。

  而在2006年10月经省政府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园,在目前签订入园协议的22家企业中,并无一家来自东莞。

  对于这8个产业转移园将如何发展,陈桂明表示,由于这些产业转移园都是各个镇和相关市合作的项目,彼此缺乏规划和统一协调,产业园建设比较分散,规模和档次也不高,下一步将考虑把一些相关或相近的转移园合并做大,还有个别转移园可能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自动退出。

  专家分析转移园发展缓慢原因:

  产业转移本身是有成本的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卫平表示,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开始出台产业转移的一系列政策,在珠三角周围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园,其中东莞有8个。

  但是这些产业转移园的发展与预期效果有一定距离。就其个人认为,产业转移本身是有成本的。一个企业投资到一个地方,它所需的成本很大,需要重新建厂房,搬移设备等等。

  而且,产业的发展本身有一种路径依赖,原来的产业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了,去新的产业转移园在产业配套和交通等方面都会存在不便。因此产业转移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林平凡分析道,有的镇并不希望企业转出去,但又希望有新的发展空间,于是往往把产业转移园当作一个投资项目去做,从税收五五分成就可以看出来。这中间存在的利益博弈,也影响了建设进度。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